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教数学的"语文老师"

①老陈是我见过教数学教得最好的"语文老师"。

②初识老陈,颇有些渊源。刚开始的时候,我与他是空间内的两条"异面直线",看似毫无交集,实则必有维度。

③在碰到老陈以前,我所有的数学老师上课时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似乎数学老师总带着一副冷冰冰且有点呆然的面孔。但老陈却一反数学老师该有的常态,慢慢走入了我年轻的心。

④我还记得老陈给我们上第一堂课的样子:他腆着肚子,脚步一晃一晃,自我介绍道:"各位朋友,谢谢大家,你们来了。我是老陈,是一个残疾人,你们不许欺负我,你们回答问题的声音尽量大一点儿,不能在下面窃窃私语。"

⑤介绍完自己之后,老陈开始上课了。他用"兰花指"夹着粉笔,在黑板上画着,不由分说便列出了许多知识点,毫无疑问,学校给我们文科班安排了一位"高人",但我们并没有遇见良师该有的兴奋。

⑥文科生难免对数学心生畏惧,外化为课堂气氛的凝重。老陈见我们一个个像霜打的茄子,便提高声调:"万水千山总是情,声音大点儿行不行?"我们说行,他还不依不饶地说:"有同学好像怕我听见一样,别以为我不认识你们。你看,那个欧阳锐我就不认识…"我们终于在数学课堂上爆发出了久违的哄堂一笑。

⑦快下课时,老陈在黑板上写下"自古华山一条道,当今书海多窍门",以表示劝勉。

⑧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老陈经常在黑板上写着与数学不怎么相关的话,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解析几何的重点就在于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等,让人听得云里雾里,然后开始若有所思。

⑨没错,老陈努力用文科生的思维去解释数学。他用近乎"怪诞"的方法,渐渐地使我们这群讨厌数学的人开始在数学课堂上集中精神。

⑩比如,老陈会问:"这道题怎么写?"然后自己回答:"把这里抹去,揪起你的头盖来。呀嘿嘿,哇哈哈,这个时候武侠高手就出现了,他的名字叫李连杰(联结),你们看这条边,再加上这条边,他的平方加上她的平方等于它的平方。以后啊,对于这个勾股定理我们就说是拉芳加拉芳等于小芳,明白了吗?" 霎时间,我们笑得合 抚嘴,所有的压力和难题带来的困扰,早已随着笑声一道飞到了九霄云外。

⑪因为老陈,我们学会了打手势、说哑语,知道了数学和文学还有浪漫的碰撞,理性和感性也可矛盾地并存,懂得了能力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

⑫既然碰到了一位语文知识这么好的数学老师,我们文科班的同学当然要用我们的方式"验证"一下他。有一次,老陈出了一道等差数列的题目,我们都不会。他骄傲地向我们炫耀说:"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道题目的精妙之处?它是按照'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这样的句式出的。"

⑬虽然我们都表示"嗤之以鼻",但老陈还是狂妄地大笑我们笨。

⑭这次,老陈激起了我们的"共怒"。"老师,在数学方面,你是'上等马',我们是'下等马',当然比不过你。但我们知道'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有一个很妙的对子,你要是对出来,我们就服你。"有同学故意用我们的长处去挤兑他的短处。

⑮"对,对!"全班同学都起哄道。

⑯"这有何难?"老陈双手负背,摇头晃脑,一边踱步,一边说:"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余音袅袅,我们哑口无言。

⑰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曾经我们最讨厌的数学课居然变成了我们每天的期待。我们聚精会神地听老陈"胡扯"生怕漏掉可以让我们快乐一星期、一个月的"金玉良言"。

⑱高考之后,老陈问我们考得怎么样,能不能及格。全班同学都笑着对他说:"估计刚好吧。"

⑲现在,我肯定我们很多人早已淡忘了"log"为何物,排列组合要如何解,但我们都不会忘记他﹣﹣﹣﹣﹣﹣﹣老陈。

(1)选文中哪件事最能体现老陈是把数学教得最好的"语文老师"?请简要概括。

(2)阅读选文第④一⑧段,体会第一堂课及之后我们对老陈和数学课的心理变化,完成下列表格。

老陈的言行

我们的心理

自我示弱,常规教学。

  

改变方式,自我调侃。

  

板书启发,劝勉熏陶。

  

(3)说说选文第⑪段有什么作用。

(4)结合语境,品析选文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虽然我们都表示"嗤之以鼻",但老陈还是狂妄地大笑我们笨

(5)从老陈身上可以看出什么样的老师更受学生欢迎?

(6)选出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选文题目新颖,耐人寻味,交代了人物及其特点,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B、选文⑩段画线语句运用夸张手法,突出渲染了老陈课堂上带给我们的快乐。

C、选文⑯段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刻画人物,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D、选文⑱段从师生对话中可窥见,高考之后全班同学已漫不经心无意认真回应老师。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表现手法 描写方法 内容主旨 人物分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命常常是如此之美
⑴每天下午,接上孩子之后,我都要带着他在街上溜达一圈。闲走的时候,看着闲景,说着闲话,我觉得这是上帝对我劳作一天的最好奖赏。
⑵每次我们走到文华路口,我就会停下来,和一个卖小菜的妇人聊上几句。这个妇人脸色黑红,发辫粗长,衣着俗艳,但是十分干净。她的小菜种类繁多,且价廉物美,所以常常是供不应求,我常在她这里买菜,所以彼此都相熟。因此每次路过,无论买不买菜,都要停下和她寒暄几句。
⑶客户多的时候,也帮她装装包,收收钱。她会细细地告诉我,今天哪几样菜卖得好,卤肉用了几个时辰,西兰花是从哪个菜市上买的,海带丝和豆腐卷怎样才能切得纤细如发,而香菇又得哪几样料配着才会又好吃又好看。
⑷听着她絮絮的温语,我就会感到一波波隐隐的暖流在心底盘旋。仿佛这样对我说话的,是我由来已久的一个亲人。
⑸那位妇人的笑容,如深秋的土地,自然而醇厚。
⑹一天夜里,我徒步去剧院看戏,散场时天落了小雨,便叫了一辆三轮车。那个车夫是个年近五十的白衣汉子,身材微胖。走到一半路程的时候,我忽然想起附近住着一位朋友,我已经很久没见到她了,很想上去聊聊。便让车夫停车,和他结账。
⑺“还没到呢。”他提醒说,大约以为我是个外乡人吧。
⑻“我临时想到这里看一位朋友。”我说。
⑼“时间长吗?我等你。”他说,“雨天不好叫车。”
⑽“不用。”我说。其实雨天三轮车的生意往往比较好,我怎么能耽误他挣钱呢?
⑾然而,半个小时后,我从朋友的住处出来,却发现他果真在等我。他的白衣在雨雾中如一团朦朦的云朵。
⑿那天,我要付给他双倍的车费,他却执意不肯: “反正拉别人也是拉,你这是桩拿稳了的生意,还省得我四处跑呢。”他笑道。
⒀我看见雨珠落在他的头发上,如凝结成团的点点月光。
⒁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的笑容让我愉快,他们的忧愁让我挂怀,他们的宁静让我沉默,他们的匆忙让我不安。我明白我的存在对他们是无足轻重的,但是他们对我的意义却截然不同。
⒂这些尘土一样卑微的人们,他们的身影出没在我的视线里,他们的精神沉淀在我的心灵里。他们常常让我感觉到这个平凡的世界其实是多么可爱,这个散淡的世界其实是那么默契,而看起来如草芥一样的生命种子,其实是那么坚韧和美丽。
⒃我靠他们的滋养而活,他们却对自己的施予一无所知。他们因不知而越加质朴,我因所知而更觉幸福。
文章具体写了卖菜妇人和三轮车夫的生命如此之美,请结合文章说说他们的美表现在哪些地方?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⑴那位妇人的笑容,如深秋的土地,自然而醇厚。
⑵我看见雨珠落在他的头发上,如凝结成团的点点月光。
“这些尘土一样卑微的人们”常常被人们忽略,而“我”却能注意到,并能感受到生命常常是如此之美,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作者因为这些“卑微的人们”而感觉出生活的幸福,你遇到过这样的人吗?请简述你与他(她)的故事。

我的老师
魏巍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老师。
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 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
黑水托着孤舟,
远看不见山,
那天边只有云头,
也看不见树,
那水上只有海鸥……
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并且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文中写了关于蔡老师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赏析下列句子,并指出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
了,她也笑了。
(2)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
文中为什么用较大的篇幅引用蔡老师教“我们”的这些诗句?
有人认为,文章着重塑造了蔡老师的形象,也有人认为,文章着重表现了作者难忘师恩,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客厅显得很阴暗。一小堆乏人照看的火在炉中微微燃着。房间里的瞎眼主人,头靠高高的老式壁炉架,俯身向着火炉。他的那条老狗派洛特躺在一边,离得远远的,卷曲着身子,仿佛担心被人不经意踩着似的。我一进门,派洛特便竖起了耳朵,随后汪汪汪,呜呜呜叫了一通,跳将起来,窜向了我,差一点掀翻我手中的托盘。
——(夏绿蒂《简爱》)
(1)文中的“瞎眼主人”是 ,他的眼瞎了的原因是:
(2)“我”找“他”的目的是什么?

简答题。
(1)简爱两次要求离开桑菲尔德庄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王安石的《伤仲永》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心灵之痛
查一路
⑴车行到小区门口,前面一个刚放学的小女孩,不知在张望什么。出于安全考虑,我轻摁了一下喇叭。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我感到十分意外。
小女孩有瞬间的惊悸,然后回过头,恶狠狠地瞪着这边。她的眼神吓着了一个手握方向盘的成年人,我摇下车窗,想在车子经过时安抚一下她。不料,在我开车经过的一刹那,我清晰地听到她骂了一句很脏的话,脏得让我当时无法逃避,此刻无法转述。我很震惊,一个不过上三四年级的小女孩,怎么能说出这么脏的话呢?
⑶我以前没遇到过这样的事,如果用“震惊”来形容可能危言耸听了点儿,但这么脏的一句话,至少让我几个星期都不能释怀。具体原因不可知晓,可以肯定的是,这孩子的心里有些痛,由痛而引发了一种恨。
⑷一个月后,我又见到了这个女孩,还是在小区的门口。这次她坐在她妈妈的电瓶车的后面,她的声音很大,反复问:“妈妈,我们家为什么不买汽车啊?别的同学家都有车。”烈日下,她的母亲只顾锁着眉头骑车,无暇回答她的提问。
⑸无意中,这个小女孩已经告诉了我答案。
⑹前段时间,因一场暴雨,一个亲戚让我帮他接小孩。放学时节,某小学门前的广场上,车声鼎沸,喇叭声震耳欲聋。一眼望去,雨雾之中处处是小车,挤满了整个广场,都是来接孩子的。也有家长骑着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他们让孩子穿着雨披坐在身后,穿行于停在广场的汽车中间。
⑺坐在汽车里的孩子们,则透过车窗玻璃,安逸地望着窗外,望着被雨水打湿的同学们。
⑻ 国外的富翁,不会把私人游艇停靠在公共码头;而中国的富裕阶层,甚至仅仅是普通的有车一族,都希望自己的车轮在别人艳羡的目光中滚动。
⑼由此,我想起了那个小女孩的心灵之痛。
⑽这些年,我注意到社会上一些人的心头有某种不便说出的痛。有些痛,源于社会的一种病;有些痛,源于社会成员彼此间的疏离与隔膜。就说关于车这样的小事,如果有车的家长们尽可能把车停到离校门口远一点的地方,如果开车的人尽可能不冒失地摁喇叭,“有车没车”的意念可能就不至于在孩子的心灵上划出一道伤痕。
⑾有些痛,从根源上讲,不是我们造成的,但与我们有关。因为无意间的冒犯与入侵,往往伤害了他人的情感。
作者是由怎样的一个故事引发思考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列举出文中运用的两组对比。
结合加点词语,说一说文中第⑵自然段划线句的妙处。
小女孩有瞬间的惊悸,然后回过头,恶狠狠着这边。
选文第 ⑼段中的“由此”的“此”指什么?
题目“心灵之痛”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