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改良文学之声,已起于国中,赞成反对者居其半。鄙意容纳异议,自由议论,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独至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文学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其故何哉?盖以吾国文化,倘已至文言一致地步,则以国语为文,达意状物,岂非天经地义,尚有何种疑义必待讨论乎?其必欲摈弃国语文学,而悍然以古文为文学正宗者,犹之清初历家排斥西法,乾嘉畴人非难地球绕日之说,吾辈实无余闲与之作此无谓之讨论也!
--陈独秀答胡适函(1917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陈独秀对文言与白话之争性质的判断及他对反对者的态度。
(2)结合所学知识,就陈独秀对白话文反对者的态度进行评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国南北战争。
材料一:正因为北方拥有经济优势,所以南方不得不更加顽固地依赖其政治力量,……不得不强调州的自治权可以不听中央政府指挥……。北方处于能够统一全国的有利地位,南方则不然,南方摆出进攻好斗的姿态,但它真正的意图是放弃斗争,脱离联邦。
——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这场战争最终清除了联邦只是一个各州的联盟,而其成员可以随意退出的观念。如今成功地取代它的是另一种观念,即美国不是由各成员州组成的,而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团结在一起的人民组成的一个整体,即一个民族国家。
——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请回答:
(1)相对于南方,美国北方拥有的“经济优势”是什么?为什么说南方的真正意图是要“脱离联盟”?
(2)简述这场战争的过程。
(3)结合材料二,如何理解这场战争使美国成为“一个不可改变的团结在一起的人民组成的一个整体,即一个民族国家”的?

来自课本的历史片段。
中国自古是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不断壮大正是在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中实现的。……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认同并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成为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少胡族君主身体力行,经济上鼓励农耕,政治上采用汉制,文化上研习汉籍、提倡儒学,致使汉文化的影响日益深入。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试验本)第47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1)请用具体史实说明“胡族君主”是如何“身体力行”,“致使汉文化的影响日益深入”的?
(2)“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有何特点?其意义如何?

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法学家耶林曾经说过:“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问题:
(1)请简要叙述罗马法体系是如何形成和完善的?
(2)古代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罗马人的什么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对西汉帝王刘彻的评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皇帝刘彻,谥号“孝武”,《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
材料二:对汉武帝,司马迁一方面肯定其“歪攘夷狄,内修法度”的历史功绩,一面也在《平淮书》里揭露他晚年穷兵黩武、奢侈浪费、财政困难而加紧搜刮人民的情况,并在《封禅书》里无情地抨击他一味迷信、梦想会见仙人的荒唐事情。
材料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可述。——(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
材料四: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五: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夏增佑先生说,“武帝时为中国极强之世,故古今称雄主者,曰秦皇汉武”,他还说,历史上有的皇帝是一代之帝王,比如汉高祖刘邦;有的皇帝是百代之帝王,比如秦始皇和汉武帝。所谓百代之帝王是说他的历史贡献与历史影响并没有因为他的朝代结束而结束,他们所产生的影响延续到此后很多代。
——孙家洲《中国文化统一为何始于汉武帝?》
材料六: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当代历史正剧《汉武大帝》
问题:
(1)上述对汉武帝的评价综合起来看有哪些不同的视角?
(2)汉武帝在位期间有哪些开创性的作为?
(3)你如何看待以上对汉武帝的不同评价?

复兴之路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问题:
(1)列举“解放思想”的重要史实。
(2)列举“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
(3)通过“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站牌可以看出,当前中国的发展又被赋予了哪些新的内涵?
(4)以“改革开放”中的一项举措为例进行剖析,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