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
阴离子有,现将它们分别配成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 测得溶液、、呈碱性,且碱性为;
② 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
③ 向D溶液中滴加溶液,无明显现象;
④ 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溶液是,判断依据是
(3)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
(1)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如小烧杯的质量为32.6g,用“↓”表示在托盘上放砝码,“↑”表示从托盘上取砝码,请用箭头在下表中填空,表示称量过程,并在图3—2所示的游码尺上画出游码的位置(画“|”表示)。
砝码质量/g |
50 |
20 |
20 |
10 |
5 |
取用砝码情况 |
(2)图3—3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mL,如果刻度A为4,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mL。
(3)用18mol•L—1的硫酸溶液配制0.5mol•L—1的硫酸溶液250mL所需的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
(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是,
可用(方法)证明胶体已经制成。
有人在研究硫酸亚铁受热分解反应时,作了两种假设:
(2)假设它按氯酸钾受热分解的方式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假设它按碳酸钙受热分解的方式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事实上,硫酸亚铁分解为氧化铁,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分解温度为500℃左右),则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1)氯气可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中溶解2体积的氯气,溶于水的氯气一部分与水反应,该化学方程式是。
(2)多余氯气常用NaOH溶液吸收,写出化学方程式
(3)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氯水中,溶液显红色起作用的成分是____________;过一会儿,溶液颜色逐渐褪去,起作用的成分是____________;往氯水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起作用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1)有NaCl、CaCl2、AlCl3三种溶液,若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分别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则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若生成的沉淀的质量相等,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2)相同质量的SO2和SO3,所含分子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_;所含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目,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①0.5mol NH3②标准状况下22.4L He③4℃9mL水④0.2mol H3PO4
(1)把一小块刚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观察到以下现象,试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金属钠表面逐渐变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一段时间以后变白且逐渐变潮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又过一段时间逐渐变成白色粉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不同的分类方法,下列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其中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
①、NaCl KCl NaClO BaCl2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ClO3 KClO3 Cl2 NaClO3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H3PO4 H4SiO4 HCl H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空气 N2 HCl气体 CuSO4•5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铜金汞钠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NaOH Ba(OH)2 KOH Cu(OH)2 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