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中甲、乙、丙3个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定只含两对染色体)的3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据图回答:

(1)甲图表示            时期。
(2)乙图表示            时期。
(3)丙图表示            时期。
(4)乙图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  细胞。
(5)丙图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  细胞。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下图表示一对夫妇的1号染色体上几种基因的分布位置。下表中说明等位基因E和e、D和d、A和a分别控制的性状。假设3对基因的遗传不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控制的性状
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状
红细胞形态
E:椭圆形细胞 e:正常细胞
Rh血型
D:Rh阳性 d:Rh阴性
能否产生淀粉酶
A:能 a:不能

(1)A与d互为基因,该夫妇中父亲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有个A基因。
(2)若仅考虑上述三对相对性状,该夫妇所生后代最多有种表现型。
(3)他们的孩子出现正常红细胞的可能性为
(4)若另一对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子女,其性状一个是Rh阴性能产生淀粉酶,另一个是Rh阳性不能产生淀粉酶。则该对夫妇的基因组成应是。若用显微镜初步推断上述两个孩子的控制细胞形态的基因型。
①当结果是,可推断其基因型为
②当结果是,可推断其基因型为

微囊藻在太湖夏季水华的藻类中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即使经历了寒冷的冬天等逆境,微囊藻依然能在夏季引发水华。研究人员认为微囊藻可能对低温有一定的适应性,为此进行了如下研究,请根据相关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一:从太湖梅梁湾口采集了0~15cm的上层底泥,分离出微囊藻。分别在灭菌的太湖水、MA培养液(富含N、P、K、Mg等多种矿质离子和有机质)中进行培养,微囊藻的起始密度调整至40(106个mL-1)。在3~4℃、无光的条件下培养7个月,每隔一段时间对藻细胞密度进行检测。最终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将实验(一)MA实验组中经过低温处理的种群密度为11(106个mL-1)的微囊藻与等量没有经过低温处理的同种微囊藻置于灭菌的太湖水、23℃、有光条件下培养,结果如图2所示。

(1)实验一中“3~4℃、无光的条件”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1 可知,在低温、无光处理过程中,微囊藻细胞在___________中的存活率相对较高。若将培养温度改为23℃,其他培养条件不变,预期活藻细胞密度会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低温处理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为太湖微囊藻生长的限制因子。
(4)若用MA培养液代替实验二中的灭菌太湖水,该处理模拟了太湖水体__________现象。若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2中画出低温组微囊藻数量变化曲线。

红豆杉属植物中次生代谢产物紫杉醇(paclitaxel)有明显的抗癌作用。科学家们正致力于研究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利用愈伤组织生产紫杉醇。研究表明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添加适当浓度的CA(水解酪蛋白)、苯丙氨酸(Phe)能促进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的生长和紫杉醇的积累。将愈伤组织分别在含不同浓度CA的培养基和在添加不同浓度的Phe培养基上生长30 d后收获,称鲜重,提取紫杉醇并测定含量,结果如下图。

(1)以南方红豆杉叶为原料获得生产紫杉醇的愈伤组织需要通过细胞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光照的要求是
(2)从图1可知既能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又不影响紫杉醇的含量的最适CA浓度为
(3)从图2分析不同浓度的Phe对愈伤组织生长速率、紫杉醇含量的具体影响是

(4)科研小组通过开展紫杉醇抗癌效应的研究后发现,紫杉醇能抑制着丝点微管解聚(抑制着丝点分裂),则紫杉醇能阻滞瘤细胞的增殖于细胞周期的期。

下图为一个蟾蜍屈肌反射实验装置的结构模式图,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反射弧各部分名称,a、b、c、d分别表示处理或检测的位点。已知药物X能阻断蟾蜍的屈肌反射活动,使肌肉不能发生收缩,但不知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还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或是两者都能阻断。请利用实验装置从a、b、c、d中选择合适位点作为实验位点进行探究(在实验位点可以进行药物处理或电刺激,该装置有多套可供使用)。请设计实验步骤并写出预测结果及结论。

(1)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该装置3套,编号1、2、3组
第二步:
第三步:
(2)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具有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黑色;具有b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褐色。根据研究,狗毛色素的合成与另一对等位基因(I、i)有关。以下是一个狗毛色的遗传实验:
P褐毛狗×白毛狗
F1 白毛狗
互交
F2白毛狗黑毛狗褐毛狗
12: 3: 1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与狗毛颜色有关的两对基因遵循遗传规律。在具有B或b基因的同时,还必须不具有基因,狗毛中的色素才能合成。
(2)该遗传实验中,亲代褐毛狗和白毛狗的基因型分别是
(3)F2中黑毛狗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4)F2中白毛狗的基因型有种,如果让F2中雌雄白毛狗互交,其后代出现褐毛狗的几率是
(5)如果让F2中褐毛狗与F1回交,理论上说,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应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