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铜在自然界存在于多种矿石中,如:

矿石名称
黄铜矿
斑铜矿
辉铜矿
孔雀石
主要成分
CuFeS2
Cu5FeS4
Cu2S
CuCO3·Cu(OH)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所列铜化合物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最高的是                         
                                        
(2)工业上以黄铜矿为原料,采用火法熔炼工艺生产铜。该工艺的中间过程会发生反应:2Cu2O+Cu2S    6Cu+SO2↑,反应的氧化剂是                                      
(3)SO2尾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的后果是                              ;处理该尾气可得到有价值的化学品,写出其中1种酸和1种盐的名称                             
(4)黄铜矿熔炼后得到的粗铜含少量Fe、Ag、Au等金属杂质,需进一步采用电解法精制。请简述粗铜电解得到精铜的原理:                                              
(5)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填字母)。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可用稀盐酸除铜器表面的铜绿
Ⅰ对;Ⅱ对;有
B
铜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铜容器可以盛放浓硫酸
Ⅰ对;Ⅱ对;有
C
铁比铜活泼
铆在铜板上的铁钉在潮湿空气中不易生锈
Ⅰ对;Ⅱ对;有
D
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转化为白色硫酸铜粉末是物理变化
硫酸铜溶液可用作游泳池的消毒剂
Ⅰ错;Ⅱ对;无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CaCO3、Na2SO4、KNO3、CuSO4、BaCl2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静置后,底部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
②继续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完全消失;并有气泡产生。
③取少量②中溶液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1)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知,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2)若要检验未确定的物质是否存在,请说明如何操作(包括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题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选用下列仪器的编号填空。
①容量瓶 ②分液漏斗 ③蒸馏烧瓶 ④烧杯 ⑤量筒 ⑥托盘天平 ⑦蒸发皿 ⑧试管
可用来加热,且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的仪器有 _____ ___ ;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标有零刻度的仪器有_____ ________;在仪器上标有使用温度的仪器有___________。
(2)物质的提纯与分离的方法有:过滤、蒸发结晶、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结晶(重结晶)、萃取、蒸馏、洗气、升华、高温灼烧等方法。
①从海水中获得淡水应选用 ___________方法,请写出操作的其中两个注意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含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溶液中提硝酸钾,应先在_________ ______下溶解混合物形成浓溶液,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可得到硝酸钾晶体。
③除去CO气体中的CO2,可选用__________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____________(填浓NaOH溶液或澄清石灰水)

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H 0(填“大于”“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

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 mol·L-1·s-1
平衡时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
(2)100℃时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0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
①T 100℃(填“大于”“小于”),
②列式计算温度T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
(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向容器中,迅速充入含0.08mol的NO2和0.08mol N2O4的混合气体,此时速率关系v(正) v(逆)。(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研究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1)将CO2与焦炭作用生成CO,CO可用于炼铁等。
已知:Fe2O3(s)+3C(s)=2Fe(s)+3CO(g);ΔH1=+489.0 kJ·mol-1
C(s)+CO2(g)=2CO(g);ΔH2=+172.5 kJ·mol-1
则CO还原Fe2O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实验将CO2和H2充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两种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 ΔH=-49.0 kJ·mol-1,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___ ____
②曲线Ⅰ、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 _K(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③在下图a、b、c三点中,H2的转化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填字母)。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与原平衡相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的浓度减小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c.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
(4)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起始加入的反应物不变,要增大CH3OH 的产率,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小林同学发现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物质,通过化学学习知道该物质为铜锈,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提出问题:铜是在什么条件下被锈蚀的?小林对此进行了探究。
猜想:根据铜锈的化学式,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_____ ___作用的结果。
设计与实验: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林设计了“铜片锈蚀条
件的探究”。实验如下图所示。

(1)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______________试管中的光亮铜片最先生锈。
(2)从优化实验的角度考虑,A实验是多余的,他只考虑了水这个单一条件。C试管中除光亮铜片、蒸馏水外,还有的另外一种物质为______________。
评价与改进:如果认为小林设计的“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不够完善,
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可画图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