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在5年内,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投入总和为766.4亿元,相当于7亿两黄金。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占总额的55.8%。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是重点,占58.2%。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壮举。
材料二 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特产丰富。到20世纪40年代末,大约有人口3000余万,东、北、西三面与朝鲜、苏联、蒙古相邻,交通便利,重工业较为发达,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
材料三 “一五”计划中,苏联援建的156项大中型建设项目(实际施工的为150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例如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厂等。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概括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及其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主要措施。
(2)“一五”计划为什么把东北作为重点建设地区?
作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李四光,下列内容可以作为他的介绍词的是:
①新中国成立之际排除干扰从日本秘密回国,支持新中国建设
②创立了地质力学,为成昆铁路、攀枝花钢厂选址等重大工程服务
③用科学事实推翻了外国人“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论
④运用其地质力学理论,我国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等油田,摘掉了贫油的帽子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③④ |
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讲话。下列有关“南方谈话”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谈话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作了新的概括
②谈话提出了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主张
③谈话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④谈话认为计划和市场两者都是经济手段,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
A.①②④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毛泽东在1936年2月《沁园春·雪》中写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惧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该词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A.红军主力战略转移到达陕北,准备开赴抗日前线 |
B.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拉开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序幕 |
C.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八路军准备开赴抗日前线 |
D.百团大战取得巨大成果,振奋了全民抗日的士气 |
列宁著名的演说《四月提纲》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该演说发表的背景是
A.布尔什维克党已经放弃了和平夺权的幻想 | B.罗曼诺夫王朝即将被推翻 |
C.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 D.俄国与同盟国签署了《布列斯特和约》 |
德国大诗人海涅所说:“拿破仑呵了一口气,就吹掉了普鲁士。”描述的是他跟哪次反法联盟的战争
A.第三次 | B.第四次 | C.第五次 | D.第七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