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个国耻。这里的“国耻”应是

A.清政府甲午战争失败 B.八国联军侵华 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D.中日签订“二十一条”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史家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①发昌机器厂创办②京师大学堂建立③中国共产党成立④国民党改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 B.完成了中国民主革命任务
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

咨询答案
1990(%)
1997(%)
2004(%)
2006(%)
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
23
23
30
30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6
26
27
30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18
19
16
16
是一场灾祸
12
16
14
10
难以回答
21
16
13
13

①仍在反思十月革命②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③依然怀有大国情结④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19世纪初的欧洲出现了一种“批判”的“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端作了广泛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倡导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以宣传和示范方法来实现其主张。这种“批判”的“主义”是

A.浪漫主义 B.自由主义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说:“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 “此次风潮”与“过激派”被《条陈》相提并论,那是因为……

A.运动方式的一致性 B.斗争目标的共同性
C.直接结果的相似性 D.社会主义思潮的关联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