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在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①废除剥削制度 ②消灭阶级压迫 ③统一国家财政经济④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672年和1692年英国政府先后颁布《航海条例》,到1849年又废除大部分《航海条例》。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至此,《航海条例》所规定的限制完全取消。英国完全取消《航海条例》
A.说明自由主义已成为英国的经济政策 |
B.表明英国已无力主导世界市场 |
C.是因为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经完全形成 |
D.反映出美国已成为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强劲对手 |
下表是1500—1800年间英国、法国、葡萄牙、荷兰四国抵达亚洲的船只数量统计表。表中的“乙”是指
国家(代称) |
1500—1599 |
1600—1700 |
1701—1800 |
甲 |
705 |
371 |
196 |
乙 |
65 |
1770 |
2950 |
丙 |
— |
811 |
1865 |
丁 |
— |
155 |
1300 |
A.葡萄牙 B.法国 C.荷兰 D.英国
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
C.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 D.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
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在其《广阳杂记》中说:“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据此可知清初
A.已形成统一国内市场 | B.苏州是江南经济中心 |
C.工商业市镇繁荣发展 | D.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
明洪武二十八年规定,凡洪武二十七年以后新垦的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若有司增科扰害者罪之”。这些措施
A.能起到鼓励垦荒的作用 | B.可以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 |
C.能有效抑制土地的兼并 | D.能降低赋税,减轻农民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