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各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相应的题目
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其先七世两千石卿校,祖父侵,安帝时司隶校尉;父儒,桓帝时太常。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将军窦武府。及武败,坐党事禁锢十余年,幽居守静,及党禁解,复辟太尉府,四迁为庐州太守。后扬州黄巾贼攻舒,焚烧城郭,续发县中男子二十以上,皆持兵勒陈,其小弱者,悉使负水灌火。会集数万人,并势力战,大破之,郡界平。后安风贼戴风等作乱,续复击破之,斩首三千余级,生获渠帅,其余党辈原为平民,赋与佃器,使就农业。
中平三年,江夏兵赵慈反叛,杀南阳太守秦颉,攻没六县。拜续为南阳太守,当入郡界,乃羸服间行,侍童子一人,观历县邑,采问风谣,然后乃进。其令长贪洁,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状,郡内惊竦,莫不震慑,乃发兵与荆州刺史王敏共击慈,斩之,获首五千余级,属县余贼并诣续降,续为上言,宥其枝附。贼既清平,乃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欢服。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服羸败。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续妻后与子秘俱往郡舍,续闭门不内,妻自将秘行。其资藏唯有布衾、敝衤氐 衤周,盐、麦数斛而已。顾敕秘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资尔母乎?”使与母俱归。
[注] 衤氐 衤周:汗襦,短衣。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皆持兵勒陈       陈:陈列
B.宥其枝附          枝附:随从的人
C.乃羸服间行       间:从小道
D.候民病利          病利:兴利除害
2.比较下列句子中:“为”、“与”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四迁为庐江太守   ②续为上言   ③赋与佃器,使就农业 ④乃发兵与荆州刺史王敏共击慈        
A.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 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D. 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          B.及党禁解,复辟太尉府
C.其余党辈原为平民            D.赋与佃器,使就农业
4.对下列句子在文中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及武败,坐党事禁锢十余年   ②属县余贼并诣续降
A.①等到窦武因事被治罪,羊续牵连到党锢之事,被禁锢不许为官十余年。
②属于县里的其他贼人都到羊续那里投降。
B.①等到窦武兵败,羊续也因党锢之事,被禁锢不许为官十余年。
②属于县里的其他贼人都到羊续那里投降。
C.①等到窦武因事被治罪,羊续牵连到党锢之事,被禁锢不许为官十余年。
②所属各县的残余贼人都到羊续那里请降。
D.①等到窦武兵败,羊续也因党锢之事,被禁锢不许为官十余年。
②所属各县的残余贼人都到羊续那里请降。
5.根据文意,对“郡内惊竦,莫不震慑”的原因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续复击破之,斩首三千余级,生获渠帅
B.羸服间行,侍童子一人,观历县邑,采问风谣,然后乃进
C.其令长贪洁,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状
D.乃发兵与荆州刺史王敏共击慈,斩之,获首五千余级
6.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羊续是官宦世家,但他却凭着自己的才能,当了官,并且屡屡升迁。
B.羊续先作充分的准备,使贼人受到震慑,再发兵攻贼,取得卓著的战绩。
C.羊续的妻子携儿暗中来到官邸,羊续不让他们进去,说自己生活清苦,没能供养他们母子。
D.本文主要记叙了羊续平乱的功劳、为官的业绩和为人的清廉。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登扫叶楼记
[清]管同
自予归江宁,爱其山川奇胜,间尝与客登石头,历钟阜,泛舟于后湖,南极芙蓉、天阙诸峰,而北攀燕子矶,以俯观江流之猛壮。以为江宁奇胜,尽于是矣。或有邀予登览者,辄厌倦,思舍是而他游。
而四望有扫叶楼,去吾家不一里,乃未始一至焉。辛酉秋,金坛王中子访予于家,语及,因相携以往。是楼起于岑山之巅,土石秀洁,而旁多大树,山风西来,落木齐下,堆黄叠青,艳若绮绣。及其上登,则近接城市,远挹江岛,烟村云舍,沙鸟风帆,幽旷瑰奇,毕呈于几席。虽乡之所谓奇胜,何以加此?
凡人之情,骛远而遗近。盖远则其至必难,视之先重,虽无得而不暇知矣;近则其至必易,视之先轻,虽有得而亦不暇知矣。予之见,每自谓差远流俗,顾不知奇境即在半里外,至厌倦思欲远游,则其生平行事之类乎是者,可胜计哉!虽然,得王君而予不终误矣,此古人之所以贵益友与。
【注释】①石头:指石头城。本段中钟阜、芙蓉、天阙均为山名。 ②四望:四望矶,山名。
作者说“思舍是而他游”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
划线句“登石头,历钟阜,泛舟于后湖,南极芙蓉、天阙诸峰,而北攀燕子矶,以俯观江流之猛壮”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虽乡之所谓奇胜,何以加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使是乡间所认可的奇观胜景,又怎能超过这里呢
B.虽然是乡人都认为的奇观胜景,凭什么强加于人呢
C.即使是以前所认为的奇观胜景,又怎能超过这里呢
D.虽然是以前所认可的奇观胜景,凭什么强加于人呢

作者写扫叶楼景色的观察顺序是先,后
北宋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曾引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之叹,本文作者表达了对“奇胜之景”怎样的认识?试比较两者在写作意图上的差异。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鄞有高世之士,曰骆先生以大,貌严而气刚,行峻而言直,学广闻多。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一语之不合,一事之不谐,则望望而去,终其身不齿。以故世之士子,鲜有当乎其意,与为忘形交者。然独视菊如贤友朋。
每岁即小斋之外,罗植数百本。春而锄,夏而灌,秋编其干而屏列之。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见夫幽姿劝质,凌厉风霜,则思厉节操,处坚瘁而不屈。见夫黄而不杂得土之中则思正色独立使君子有所敬而小人有所畏。见夫早培晚盛,不竞不争,则思居谦处让,退可以无咎而进为有悔。见夫味甘而气馨,品高而性介,则思蓄用以待时,洁身而处俗,不与黄茅白苇俱出于斯世。凡是数者,一或不类于是菊,又为之徘徊花下,仰视,俯而思,且愧而且责。必也物我两忘,彼此无间,然后与之曹出乎轩窗寂寞之滨,并驱乎草木摇落之际。若相磋以道,相以德,不自知其情之孚而身之化也。夫如是,菊也,先生也,真所谓贤友朋也。
菊有贤友朋之象,而先生犹爱之如此,况世之贤士子乎?是故无贤士子则已,有则必为先生之爱,如爱斯菊矣。先生爱贤之心,岂果有异于爱菊之心乎?呜呼:菊不能以自贤,惟先生能贤之。士子不能自知其不贤,惟先生能知之。贤也吾爱,不贤也吾其弃。呜呼,安得贤如是菊陶姓而潜名者与之论先生之交际哉!
(取材于元戴良《爱菊说》)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则望望而去,终其身不齿() (2)与为忘形交者()
(3)则思厉节操() (4)若相磋以道,相以德 ()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学广闻多仰视,俯而思
B.夫如是,菊也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C.贤也吾皆出于此乎?
D.有则必为先生之爱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

用“/”为文中划波浪线语句断句
见夫黄而不杂得土之中则思正色独立使君子有所敬而小人有所畏。
把文中划横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春而锄,夏而灌,秋编其干而屏列之。
(2)先生爱贤之心,岂果有异于爱菊之心乎?
作者借骆先生这一形象,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华性孝,士论之。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上,抵南昌。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犯者。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选自《明史》,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性孝,士论之多:赞美。 B.宁王袭下九江、南康,安庆薄:攻击。
C.击之湖中,蔑不胜矣逆:迎战。 D.守仁不赴,请归省:探望。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王守仁“多智善谋”的一组是()
①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
②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
③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
④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⑤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
⑥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守仁有家学渊源。他的父亲就有风度,有才华,很受皇帝器重。他自己更是早早就中了进士。被谪龙场时,开创了“阳明学”,自成一家。
B.王守仁的出生及童年非常有传奇色彩。他在母腹中待的时间较长,名字是云中神人所赐,直到五岁被异人拍打而且改名后,才开口会说话。
C.王守仁个性有刚有柔。刘瑾逮捕戴铣等人后,他主持正义,结果被廷杖遭贬谪。张忠、许泰等人故意刁难时,他又隐忍宽仁,最终感化了京兵。
D.王守仁文武兼备。他不仅通晓兵法战策,在平定宁王造反的过程中,多出奇计,指挥若定;而且善于射箭,曾以“三发三中”赢得京军欢呼。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5分)
(2)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5分)

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译文: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译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