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称张骞首次出使西域为“凿空”,主要是由于
| A.张骞没有完成使命 | B.西域不愿同西汉夹攻匈奴 |
| C.了解到西域的历史地理与风俗人情 | D.开辟了西汉同西域的交通 |
改革是社会进步重要的动力。回答12~16题。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是
| A.制定俸禄制 | B.实行三长制 | C.迁都洛阳 | D.颁布均田今 |
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的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这主要是因为
| A.梭伦出生于普通公民家庭 | B.雅典没有实行过君主制 |
| C.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 D.拥有和平的周边环境 |
下列措施,在百日维新中被维新派搁置起来的是
| A.设立议院 | B.发展工商业 |
| C.改革科举制度 | D.改革政府机构 |
在罗斯福新政中致力于调节消费不足的改革措施有
①整顿财政金融②限制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③减少耕地面积④以工代赈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人民公社相比改变了
①公有制规模②劳动态度③所有制形式④经营方式
| A.③ | B.①②④ | C.②④ | D.②③④ |
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1772一1801)提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科学的发展又会推动哲学的进步”,他所依据的应是
| A.牛顿及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 B.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 |
| C.赫胥黎及其《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
| D.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 |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回答第20-22题。有学者认为“在19世纪,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这里所说的“扩张性的文明”是指
| A.商业革命推动世界的沟通 |
| B.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了世界 |
| C.西欧国家确立了世界霸权 |
| D.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扩展 |
下列选项与罗斯福新政相吻合的思想主张是
| A.“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 |
| B.“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是最可怕的事情” |
| C.“我们(政府)所寻求的只是我们经济制度的平衡” |
| D.“只要大企业得到繁荣,失业者最终也会得到好处” |
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呈现的新特征是
| A.通讯技术的进步促进世界贸易增长 |
| B.贸易自由化开始从欧洲向世界普及 |
| C.建立起协调世界经济贸易的有效机制 |
| D.通商、投资的经济需求与武力威胁结合 |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发生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变化。回答第18、19题。
观察图5,与造成1949--1957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原因无关的选项是
| A.新生政权建立和巩固 |
| B.实行全国土地改革 |
|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 D.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
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依据是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近代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断探索救国之道。回答第15~17题。关于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主要任务的描述,最为确切的是
①实现土地国有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争取民族独立④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若夫泰西立国之有本末,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
议院以通下情,君不甚贵,民不甚贱……故其致强也有由。”体现这一观点的实践活动是
| A.洋务运动 | B.维新变法 |
| C.预备立宪 | D.辛亥革命 |
陕甘宁边区延川县开明绅士李丹生曾作诗赠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林公崛起宰边区,民主维新众口誉;选政三三行伟制,名扬何让古唐虞。”诗中称赞的政权性质是
| A.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
| B.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 |
| C.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 |
|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