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2008年新年贺词》说:2008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我们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使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讲话
【材料二】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一,“在改革解放生产力”过程中,邓小平是怎样引导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立足点是什么?
(3)有专家指出,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解放思想的过程。30年改革的每一步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今天。过去30年间,中国思想界形成了哪些伟大成果?它们着重解决了哪些重大问题?
对公权力运行进行监察的行政监督机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朝)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有单独上奏言事,监督和弹劾百官的权力。六科被称为“风宪之司”,可以风闻奏事,而不一定负核实的责任,所以当时的六部官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都是君主直接委派的特别亲信,他们用公开或秘密的方式进行特别监察,往往用于治理大狱、检举吏民奸罪,伺察密告。
——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
——[美]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材料三在美国,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政治生活中的一支原生力量,它决定着公众讨论的议事日程……一头牵着政府,一头牵着国民敏感之极的神经,一旦白宫的某些政策发生偏误或总统等政要滥用行政职权,立即就会招致一场新闻舆论带来的暴风雨。……更为重要的是,新闻媒体具有动员民众的实际能力,它对行政官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彭正波《美国的行政监督机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朝行政监督制度的基本内容。明朝监督制度加强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2)材料二中的“不满意测试”是谁最早制定的?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古代雅典监督制度的特点?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的原因。依据以上材料,比较中国古代和西方社会在行政监督主体上的不同之处?
(4)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让人民监管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综上材料,谈谈我国应如何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机制?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我们每天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师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他(指资本家)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他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每一个人在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任何阶级相竞争。”亚当·斯密在其著作《道德情操论》中用同情的基本原理阐释了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他认为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受道德的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而是要去帮助别人,并将这种利他的道德情操种植在人的心灵之中。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希望通过美德的培养来改善商业社会的弊端。
——摘编自侯红霞《亚当·斯密的美德理论》
(1)根据材料,概括亚当·斯密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当·斯密思想产生的背景?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两伊战争,又称为第一次波斯湾战争,在伊朗被称为伊拉克入侵战争、神圣抗战、或伊朗革命战争,伊拉克方面称为萨达姆的“卡迪西亚”(历史上阿拉伯哈里发征服波斯萨珊王朝的关键性一战),双方因领土、宗教、民族、领导人的野心等复杂因素而爆发,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l8曰,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联合国的停火决议,但双方直至1988年8月20日才正式停止战斗。结果两败俱伤,它是二战以后伤亡最大的战争之一,仅次于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两国军费开支近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达5400亿美元,双方的综合国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使两国的经济发展计划推迟至少二十年。
材料二 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结束两伊战争的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火,引起全世界人民的积极响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
(2)联合国安理会第598号决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解决两国矛盾的正确途径是什么?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公则明,明则以庶民之心为心,而君民无二心也。
治国者,惟有君主,民主以及君民共主而已,质而言之,虽君主仍是民主。何则?政者民之事而君办之者,非君办之者也,非君之事而民办之者也。事既属乎民,则主亦属乎民,民有性命恐不能保,则赖君以保之,民有物业恐不能护,则借君以护之……则民自知之,民自明之,而惟恐其法令之不能行也,于是乎奉一人以为之主,故民主即君主也,君主亦民主也。
——何启、胡礼垣《新政真诠》1901
(1)根据材料概括何启、胡礼垣的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二人的思想主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府兵制是一种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兵役制度,起源于西魏完善与北周、隋两朝,盛于唐太宗之时。它以均田制为基础,达到了比较完备的地步。政府将农民按贫富分为九等,六等以上的农民,每三丁选一丁为伏兵,免其租,但兵粮、兵器、衣装等均须自备。当兵者二十岁开始服役,六十岁免役。府兵的征调由中央兵部发兵符,经与地方军政长官对勘相合后才可。战争时期由中央配备将领,率领府兵前往征战,战争结束,兵归其府,将帅则解除兵权。
玄宗后期,募兵制逐渐发展,与此同时玄宗大规模设置地方节度使,以解兵源不足问题,《通典》卷三十二《都督》说“初,节度与采访(道一级行政长官)各置一人。天宝中始一人兼领之。”“州刺史尽为所属”“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采赋。”府兵制最终被节度使制度取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大规模设置节度使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节度使制度的特点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