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且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
(1)过程①代表的是          
(2)过程③构建A基因重组载体时,必须使用                    两种工具酶。
(3)过程⑥是            
(4)过程⑦采用的实验技术是           ,获得的X是            
(5)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             所制备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出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           比较;或用图中的                 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5-B-11表示光照下叶肉细胞中A、B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交换。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A、B细胞器分别是
(2)02从B到A内必须通过层膜,通过膜的方式是.
(3)在黑暗中,其生理作用停止的细胞器是(填写字母)
(4)如果此叶肉细胞处于2℃的环境中,气体转移基本停止的原因是
(5)A、B都能产生ATP,A产生ATP需要通过,B产生ATP需要通过作用。
(6)A中进行的生理过程叫。O2参与该过程的第段。
(7)A、B两种细胞器都与生物的遗传有关,是因为它们都含有少量的
(8)如果将一株植物浇以含180的水,并用透明玻璃罩罩住,给予光照。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罩内壁凝结的水珠和罩内空气中都含有180,前者主要来自植物的,后者主要来自植物的
(9)在植物根的分生区细胞内,终生找不到图中的[ ]

一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小球藻放在一只玻璃容器内,使之处于气密封状态。实验在保持适宜温度的暗室中进行,并从第5分钟起给予光照。实验中仪器记录了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在0~5 min之间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
(2)给予光照后氧气量马上增加的原因是
(3)在5~20 min之间,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
(4)加入少量的NaHC03溶液后,氧气产生量呈直线上升,这是因为
(5)加入NaHC03溶液后,平均每分钟释放mol的氧气。

回答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如图5-A-7表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X、Y和z变化时,光合作用合成量和光强度的关系。

(1)图中X1、X2、X3的差异是由于影响了光合作用的所导致。要提高大棚作物的光合作用合成量,由X3增加为X1,最常采用的简便而有效的措施是
(2)图中Y1、Y2、Y3的差异是由于影响了光合作用的所致。
(3)图中Z1、Z2、Z3的差异表现在光合作用中 反应的不同,如果Z因素代表植物生长发育期,则代表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现蕾开花期的曲线依次是

如图5-B-11表示光照下叶肉细胞中A、B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交换。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A、B细胞器分别是
(2)02从B到A内必须通过 层膜,通过膜的方式是 .
(3)在黑暗中,其生理作用停止的细胞器是(填写字母)
(4)如果此叶肉细胞处于2℃的环境中,气体转移基本停止的原因是
(5)A、B都能产生ATP,A产生ATP需要通过 ,B产生ATP需要通过 作用。
(6)A中进行的生理过程叫 。O2参与该过程的第段。
(7)A、B两种细胞器都与生物的遗传有关,是因为它们都含有少量的
(8)如果将一株植物浇以含180的水,并用透明玻璃罩罩住,给予光照。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罩内壁凝结的水珠和罩内空气中都含有180,前者主要来自植物的 ,后者主要来自植物的
(9)在植物根的分生区细胞内,终生找不到图中的[ ]

一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小球藻放在一只玻璃容器内,使之处于气密封状态。实验在保持适宜温度的暗室中进行,并从第5分钟起给予光照。实验中仪器记录了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在0~5 min之间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
(2)给予光照后氧气量马上增加的原因是
(3)在5~20 min之间,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
(4)加入少量的NaHC03溶液后,氧气产生量呈直线上升,这是因为
(5)加入NaHC03溶液后,平均每分钟释放 mol的氧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