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初,英国兴起抵制教会的“新大学运动”,出现了以自由、民主精神办学的伦敦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剑桥、牛津大学也进行改革,取消必须信奉加尔文教的宗教宣誓,并增设许多自然科学课程。进入20世纪,甚至教会大学也大量增加了面向现实的世俗课程。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B 近代科技和工业化的扩展
C 教育世俗化的不断发展 D 宗教对人自由思想的钳制
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 A.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
| B.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
|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 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
阅读下边的专电,其内容主要反映了()
| A.北洋政府的人事任免是向社会公开的 |
| B.北洋政府反对帝国主义的决心 |
| C.五四爱国运动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
|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皆因此三人外交活动不力 |
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 A.科学社会主义者 | B.空想社会主义者 |
| C.巴黎公社领导人 | D.第一国际领导人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是()
| A.武昌起义 | B.义和团运动 |
| C.太平天国运动 | D.五四运动 |
孙中山在1912年元旦的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郑重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统一。”确切地说,这一论断()
| A.提升了民族力量 | B.凝练了民族精神 |
| C.增强了民族认同感 | D.推动了民族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