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93年4月,在一些原日军将校的精心策划下,桥本光治以《东史郎日记》记述“不实”,“毁损名誉”为由,状告东史郎、青木书店和该书编辑下里正树。东京地方法院经过三年的审理,判处揭露南京大屠杀暴行的东史郎等人败诉。尽管东史郎等一再上诉,日本最高法院仍裁定为败诉。
材料二:2000年1月13日,在大阪国际和平中心,日本右翼势力举行了“20世纪最大的谎言
——‘南京大屠杀’的彻底验证”集会,否认南京大屠杀罪行。
材料三:2001年和2005年,日本政府先后两次批准了由日本右翼学者篡改的历史教科书,肆无忌惮地否认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掩盖其滔天罪行,甚至美化其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历史。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不满和抗议,也引起了世界舆论的广泛谴责。
材料四:二战后,美国在日本的占领当局出于其侵略政策的需要,不仅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还陆续释放了一批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的战争罪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的现代知识,分析日本出现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战争罪行的历史原因。
(2)日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实质是什么?
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这里的“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主要是指
| A.天人感应 | B.罢黜百家 | C.三纲五常 | D.民贵君轻 |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潜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警告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反映董仲舒的什么思想
| A.天人感应 | B.罢黜百家 | C.君权神授 | D.独尊儒术 |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
|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
1933年3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时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美国
| A.经济危机来势汹涌 | B.经济危机破坏性强 |
| C.危机导致局势动荡 | D.危机持续时间特别长 |
列宁在《十九世纪末的俄国的土地问题》一文中说:“社会主义是消灭商品经济。”并认为,“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是可笑的。”下列哪一政策体现了列宁的以上主张
| A.新经济政策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 C.《土地法令》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