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早应用的还原性染料是靛蓝,春秋时期,我国先民已能从蓝草中提出这种染料,早于欧洲1500多年。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靛蓝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
A.靛蓝由碳、氢、氧、氮4种元素组成 |
B.它的分子式是C16H10N2O2 |
C.该物质是高分子化合物 |
D.它是不饱和的有机物 |
E.该物质属于芳香烃
F.该物质属于环状化合物
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和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过程被化学家描述为“交换舞伴的交谊舞”。
(I)下列图示可以被理解为烯烃复分解反应过程的是( )。
(II)烯烃复分解反应实现了在一定条件下烯烃中碳碳双键两边基团的换位。如:
又已知:两个醛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现仅以丙烯为有机原料,经过下列反应可以分别合成重要的化工原料F和K,以F和K为原料可合成一种链状高分子化合物M,其化学组成为(C12H20O4)n。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反应⑤的反应类型是。
(2)反应⑥⑦中有一反应是与HCl加成,该反应是(填反应编号),
设计这一步反应的目的是。
(3) 物质E的结构简式为:,物质M的结构简式为:。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⑧:;
反应⑩:。
.(1)为了防止水源污染,用简单而又现象明显的方法检验某工厂排放的污水中有无苯酚,此方法是。
从废水中回收苯酚的方法是:①用有机溶剂萃取废液中的苯酚;②加入某种药品的水溶液使苯酚与有机溶剂脱离;③通入某物质又析出苯酚。试写出②③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处理含苯酚的工业废水的流程如下:
①在设备Ⅳ中,物质B的水溶液和CaO反应后,产物是NaOH、H2O和。
通过(填写操作名称)操作,可以使产物相互分离。
②上面流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6H6、CaO、、。
(3)为测定废水中苯酚的含量,取此废水100mL,向其中滴加溴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得到沉淀0.331g,求此废水中苯酚的含量(mg/L)是。
重氮甲烷(CH2←N≡N)在有机合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它的分子中碳原子和氮原子之间的共用电子对是由氮原子提供的。
它在受热或光照时容易分解生成氮气,同时生成一个极活泼的缺电子基团亚甲基或称为碳烯(:CH2)。CH2←N≡NN2↑+:CH2;碳烯与烯烃或苯环能起加成反应,生成含三元环的化合物:
(1)重氮甲烷与结构简式为的有机物在光照下反应生成。
(2)重氮甲烷与苯共热完全反应生成的环状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与该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芳香烃共有种,其中烷基上发生一氯取代的生成物只有一种的芳香烃的结构简式为。
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氧化物和硅酸盐约占地壳质量的90%以上。
(1)SiO2是玻璃的成分之一,Si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艺师常用________(填物质名称)来雕刻玻璃。
(2)用Na2SiO3溶液浸泡过的棉花不易燃烧,体现Na2SiO3的用途可作________的原料。
(3)工业上常用2C+SiO2Si+2CO↑制备硅单质,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氧化剂是________。
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的水玻璃会变浑浊。向此浑浊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会生成白色沉淀,同时伴随有气泡产生。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
(1)溶液变浑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成白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产生气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