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

温度(℃)
10
20
30
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
pH
8.3
8.4
8.5
8.8

 
甲同学认为,该溶液的pH升高的原因是HCO3-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乙同学认为,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       (填“大于”或“小于”)NaHCO3。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
⑴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若产生沉淀,则          (填“甲”或“乙”)判断正确。试剂X是                     

A.Ba(OH)2溶液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澄清的石灰水

⑵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若溶液的pH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8.3,则     (填“甲”或“乙”)判断正确。
⑶查阅资料,发现NaHCO3的分解温度为150℃,丙断言               (填“甲”或“乙”)判断是错误的,理由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盐类水解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草酸晶体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2C2O4·xH2O,为测定x值进行下列实验:
(1)称取W g草酸晶体,配成100.00 mL溶液。
(2)取25.00 mL所配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后,用浓度为a mol·L-1KMnO4溶液滴定。KMnO4+H2C2O4+H2SO4→K2SO4+MnSO4+CO2↑+H2O(未配平)
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1)中,为配制准确的草酸溶液,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2)中,滴定时,KMnO4溶液应盛在___________中(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③若滴定用的KMnO4溶液因放置而变质,浓度偏低,则根据实验求出的x值_____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④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若滴定终点时,共用去KMnO4溶液V mL,求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及x的值:
, .

A、B、C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右图:

A





B
C

(1)A与C形成的液态化合物是常见的重要有机溶剂,则
A、B、C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
的顺序是:(用化学式表示)。
(2)X、Y为B、C两种元素形成的单质,标准状况下,X的密度为3.17g•L-1。Z是一种化合物,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室温下0.1 mol•L-1Z水溶液pH=13。X、Y、Z有如图转化关系:

①写出X与Z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已知丙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丁的化学式为,丁的水溶液pH>7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将20mL0.5mol/L丙溶液逐滴加入20mL0.2mol/L KMnO4溶液(硫酸酸化)中,恰好褪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Ⅰ.在一个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 (g) + bB(g) pC(g)△H=?反应情况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n(A)/( mol)
n(B)/( mol)
n(C)/( mol)
0
1
3
0
第2 min
0.8
2.6
0.4
第4 min
0.4
1.8
1.2
第6 min
0.4
1.8
1.2
第8 min
0.1
2.0
1.8
第9 min
0.05
1.9
0.3

请根据表中数据仔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第2min到第4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mol•L-1• min-1
(2)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在第4min到第6min时处于平衡状态,若在第2min、第6min、第8 min时分别改变了某一个反应条件,则改变的条件分别可能是:
①第2min
②第6min
③第8 min
(3)若从开始到第4 min建立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35.92kJ则该反应的△H=
(4)反应在第4 min建立平衡,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Ⅱ.已知:常温下,A酸的溶液pH=a, B碱的溶液pH=b
(1)若A为盐酸,B为氢氧化钡,且a=3,b=11,两者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为
A.大于7 B.等于7C. 小于7
(2)若A为醋酸,B为氢氧化钠,且a=4,b=12,那么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
mol•L-1,B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mol•L-1
(3)若A的化学式为HR,B的化学式为MOH,且a+b=14,两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则混合溶液中必定有一种离子能发生水解,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化学反应原理》
(1)本题列举的四个选项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
D.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
(2)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 =+131.3kJ/mol表示()
A.碳和水反应吸热131.3kJ
B.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
C.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热131.3kJ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
(3)银锌电池广泛用做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锌,电解液为KOH溶液。工作时原电池的总反应是:Ag2O+Zn+H2O===2Ag+Zn(OH)2,根据上述变化判断:
①原电池的正极是___ __。
②工作时原电池两极反应式为:
负极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
③工作时原电池负极附近的pH值________(填“增大”、“不变”、“减小”)

《化学与生活》
(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鲜榨橙汁遇到碘水会变蓝 B.馒头越嚼越甜
C.油脂经水解可变成葡糖糖 D.土豆中的淀粉经水解可变成酒
(2)把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入到某病人的尿液中并微热,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A.食醋 B.白酒 C.食盐 D.葡萄糖
(3)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15亿多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国务院已批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
①下列措施中,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用的是。(用字母表示)
A.少用煤作燃料 B.把工厂烟囱造高 C.燃烧脱硫煤
D.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E.开发新能源
②在英国进行了一个研究,结果表明:高烟囱可以有效地降低其周围地表面SO2浓度。在20世纪的60~70年代的10年间,由发电厂排放出的SO2增加了35%,但由于建筑高烟囱,结果使附近地面SO2浓度降低了30%之多。请你从全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种方法是否可取?简述其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