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朝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影响了中国近2000多年。你认为下列中的一项制度最能体现“皇权下的民主”的是
A.秦朝三公九卿制 | B.西汉中朝制度 | C.唐朝三省六部制 | D.清朝军机处 |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近代自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传教后,传教士、教民与普通民众不断发生冲突,史称"教案"。1862年。江西巡抚沈葆桢为教案一事派官员到民间密访。官民对话记录如下:
问:譬如真有兵船来,难道你们真与他打仗么?
答云:目下受从教的欺凌也是死.将来他从教的党羽多了,夺了城池也是死……他不过是炮火利害,我们都拼著死,看他一炮能打死几个人!只要打不完的十个人杀他一个人,也都够了。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十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教案发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教案予以评价。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英国革命期间,自由主义学说首次被明确提出来,当时,这些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反对王室任意干涉宗教自由、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更准确地说,这些学说要求议会控制政府、政党独立存在、承认反对党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权利。
材料二 在美国革命期间,美国人在限制奴隶制、扩展宗教自由、扩大公民权和确立立宪政体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1791年美国政府所采用的联邦宪法是以分权原则为基础,也就是让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互相制衡。《权利法案》保证了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集会自由。
材料三 随着19世纪逐渐成为过去,自由主义同其它历史运动一样也在性质上起了明显的变化。在群众通过接受越来越多的教育和参加工会组织变得更加自信的同时,自由主义不可能主要关心资产阶级的利益……投票箱前的平等补充了法律面前的平等。到19世纪末,成年男子的选举权已在西欧大部分国家得以确立。如1884年英国的议会选举制度改革向普选制大大迈进了一步。改革主要面向农村,规定年交纳10磅以上房租者均为选民,使选民人数增加200万,总数达到450万。
——以上材料均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的自由主义思想各是如何付诸实践的?其相同点是什么?
(2)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自由主义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在历史上,荷兰的海外贸易曾一度十分活跃,有“海上马车夫”之称。16世纪以后,随着英国海外贸易的崛起,荷兰的海外贸易霸主地位逐渐丧失。在世界市场逐渐形成过程中,欧洲内部一直存在着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之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而)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曾尖锐地批评,英国自由贸易理论是把实力不同的国家放在同一起点上,他认为一个国家要从农业社会成功地向工业社会过渡,必须采用贸易保护。……19世纪中期,德国实行较高的关税政策,贸易保护对德国经济力量的集中起了促进作用。
——《民族国家与世界经济》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贸易保护给德国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1967年,欧共体成立。欧共体首先着手建立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了各种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对外建立共同的关税率。1968年,关税同盟建立。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税同盟的建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火燃遍欧洲大陆,延及非洲和亚洲,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南部海域都曾发生激烈的海战,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有33个国家,人口在15亿以上。
材料二
一战造成损失一览表
死亡人数 |
受伤人数 |
经济损失 |
1000万人 |
2000万人 |
3400多亿美元 |
材料三 “而最糟糕的是……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这场战争的特点是什么?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对欧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综合上述史实,你得到什么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雅典国家形成初期,贵族在政治上把持了国家政权,包揽官司,制定法律压迫平民……。根据梭伦的立法,年收入达500麦斗为第一等级,可担任一切官职,年收入达300麦斗以上为第二等级,可担任除司库以外的高级官职,年收入达200麦斗则为第三等级,可出任低级官职,年收入200麦斗以下的全归于第四等级,有选举权而无被选举权。
——《梭伦改革》
材料二 有关商鞅变法的图片
材料三 随着克里米亚的灾难,农奴不断上升的压力也就变得更加不可抗拒,于是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就把解放农奴当作代替革命的惟一办法。根据他在1861年3月1日颁布的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所有的农奴都被解放,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重新进行分配。这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雅典贵族的政治权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2)依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分析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俄国1861年改革的特点。
(4)上述材料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