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王冕咏梅诗二首,然后回答问题。
(一)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二)墨梅
我家洗研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白梅诗中"不与桃李混芳尘"中的"混"是"混同"的意思,此句是说白梅具有    的特点;墨梅诗中的"洗研池",又作"洗砚池"。诗人在此是借用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因练字洗笔竟把宅旁池塘中的水洗成墨色的典故,隐喻        。
(2)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简要分析两诗的相同之处。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诗中所写“庐山瀑布”有什么特点?诗人为我们描摹了一幅怎样的瀑布图?(3分)
本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首诗营造出来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结合全诗,分析画线的句子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旅夜抒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本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于765年离开四川成都草堂以后在旅途中所作。
本诗颔联描写了怎样一种意境。
答: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灯灭犹暗坐,逆风吹雨打船声。
“垂死病中惊坐起”中“惊坐起”是篇中妙笔,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首诗的最后一句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杜甫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
注:杜甫晚年飘泊西南,有一段时间曾经滞留在夔州(现四川奉节)的西阁,此诗就是在那里写的。
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首句以‘月’点题,首联中“残夜”与“四更”承接、照应,交代了月所处的特定时间。
B.颔联借“镜”“钩”等意象写出了月光与月形,令人心旷神怡,为全诗奠定了明快的感情基调。
C.颈联的“兔”与“蟾”无不与月有联系,“疑鹤发”与“恋貂裘”分别从侧面写出了月色之白与月光之寒。
D.尾联的“姮娥”就是“嫦娥”,一个“寡”字突出了嫦娥的孤寂,同时也带有诗人自况的意味。

“四更山吐月”中的“吐”字颇得后人欣赏,苏轼“乱石穿空”中的“穿”字也被历代评论家赞美。你认为“吐”与“穿”字有怎样的异曲同工之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