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上海《大公报》连载漫画《三毛流浪记》,作品揭示了流浪儿童的苦难生活,三毛对当时中国市场上到处充斥着某国商品感到疑惑不解,这种外国商品来自( )
A.日本 | B.英国 | C.苏联 | D.美国 |
有学者描述近代中国经济状况时说“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
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上述表述理解准确的是
A.形成了有层次的南北经济差异分布带 | B.反映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别 |
C.出现了农牧工彼此封闭相互排斥状态 | D.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决定了经济分工 |
下列条款中体现出19世纪末列强对华经济扩张新特征的是
A.……将进口商货运往内地之时欲暂行存栈,除勿庸输纳税钞…… |
B.……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 |
C.大合众国船只进通商各港口时,必将船牌等件呈交领事官,转报海关…… |
D.……于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 |
“冲击一回应”曾是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强调挑战一刺激一机遇一进步的关
系。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模式的对应关系的一组是
外部的冲击 |
中国的回应 |
|
A |
鸦片战争 |
开启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近代化运动 |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太平天国政权提出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 |
C |
甲午中日战争 |
清廷实施军事改革,知识界与民众展开救亡图存斗争 |
D |
八国联军侵华 |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在思想文化界出现一批已经不同于洋务运动理论家的早期改良派学者。他们主张
A.“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
B.“未款之前,则宜以夷攻夷;既款之后,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 |
C.“有议院,而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 |
D.“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
自19世纪60、70年代起,诞生了一批中国绅商自行创办的新式企业。下列选项中,对上述企业表述准确的是
A.官营企业、国家资本、手工工场 | B.民营企业、私人资本、近代工厂 |
C.民用工业、官商合办、合股公司 | D.民族工业、官督商办、机器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