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确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进行了哪几次重大政策调整?结合史实分别说明调整的原因及其结果。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文主义者皮柯(1463~1494)在《论人的尊严》中宣称上帝赋予了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材料二 人文主义者阿尔伯(1404~1472)说:“大多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
材料三 但丁说:“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
材料四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艺术作品

请回答:
(1)根据前三则材料,说明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2)材料四中的几幅作品与文艺复兴前的绘画相比,有何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的几幅名作诞生的社会根源和社会条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精神,也不能没有艺术精神,更不能没有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提倡一种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崇尚知识和理性的非神学的世俗文化。其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周国平教授在国家行政学院的讲演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说人文精神起源于古代希腊,你的依据是什么?
(2)14-18世纪的西欧,兴起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它们是怎样一步步推动着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的?
(3)在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中,有的思想家提出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具体构想,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请举两个事例加以说明(必需有一个是中国史的)

阅读下列图片及材料



图一(前551-前479年)
图二 董仲舒(前179-前104年)

200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有一个别开生面的节目:对联集锦。山东和山西的对联是:山东上联: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山西下联: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山东人以孔子为骄傲,其实孔子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因为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已经渗透到中国人思维意识的深层,所以要了解中国,要了解中国文化,不能不去了解儒家文化
回答问题:
(1)图一中历史人物是谁?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2)图二中董仲舒的主要思想有哪些?他对儒家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3)图二中历史人物所在朝代的皇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其本质有何共同点?
(4)在明清时期,儒家文化又有了怎样的发展?( 6分)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二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围半亩之上,火点著甲铁皆透。
——《金史》
材料三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橹或六橹,每舰可载百余人,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
——南宋《梦粱录》卷12《江海船舰》
材料四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中西对比500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分布领域有何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中国古代哪些重大发明及其分别对欧洲产生了哪些影响?
(3)根据材料四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熹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强调……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因为只有君心得正,才能正纲常、正百官,而后国治、天下平。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人民版必修3)
材料二 夫治天下犹曳(抬)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若手不执绋,足不履地,曳木者唯娱笑于曳木者之前,徒曳木者以为良,而曳木之职荒矣。
——《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他们(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朱熹是怎样发展孔子的仁学的?应如何理解他所说的“正君心”? (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哪位思想家的什么主张?(2分)试分析其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4分)
(3)综观上述三则材料,你对儒家思想的基本看法是什么?(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