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魏崔亮攻硖石未下,与李崇屡约水陆并进,崇违期不至。胡太后以诸将不壹,乃以吏部尚书李平为使持节、镇军大将军兼尚书右仆射,将步骑二千赴寿阳,别为行台,节度诸军,如有乖异,以军法从事。萧宝寅遣轻车将军刘智文等渡淮,攻破三垒;二月,乙巳,又败将军垣孟孙等于淮北。李平至硖石,督李崇、崔亮等刻日水陆进攻,无敢乖互,战屡有功。
上使左卫将军昌义之将兵救浮山,未至,康绚已击魏兵,却之。上使义之与直阁王神念溯淮救硖石。崔亮遣将军博陵崔延伯守下蔡,延伯与别将伊瓮生夹淮为营。延伯取车轮去辋,削锐共辐,两两接对,揉竹为纟亘①,贯连相属,并十馀道,横水为桥,两头施大鹿卢,出没随便,不可烧斫。既断赵祖悦走路,又令战舰不通,义之、神念屯梁城不得进。李平部分水陆攻硖石,克其外城;乙丑,祖悦出降,斩之,尽俘其众。胡太后赐崔亮书,使乘胜深入。平部分诸将,水陆并进,攻浮山堰;亮违平节度,以疾请还,随表辄发。平奏处亮死刑,太后令曰:“亮去留自擅,违我经略,虽有小捷,岂免大咎!但吾摄御万机,庶几恶杀,可特听以功补过。”魏师遂还。(节选自《资治通鉴·梁纪》有删节)
注①纟亘:大索,此处指竹做成的索。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敢乖互,战屡有功 乖:违背 B.揉竹为 纟亘 揉:柔软
C.横水为桥,两头施大鹿卢 施:设置 D.李平部分水陆攻硖石 部:部署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无敢乖互,(李崇)战屡有功。 B.(刘智文)又败将军垣孟孙等于淮北。
C.可特听(崔亮)以功补过。 D.与李崇屡约水陆并进(硖石)。


文中“胡太后以诸将不壹”的“以”字,与下列句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B.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C.不然,籍何以至此 D.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武帝派左卫将军昌义之领兵去解救浮山,军队没有赶到时,康绚已经开始攻打北魏军队,击退了他们。梁武帝派昌义之和直王神念溯淮河而上以援救硖石。
B.崔亮派遣将军博陵人崔延伯驻守下蔡,崔延伯和另外一个将领伊瓮生沿着淮河崐两岸扎营,最终使赵祖悦出城投降,俘获了他的部下。
C.崔亮违抗李平的指挥,借口患病请求撤还,并且刚刚上书就撤军了。李平上书建议判处崔亮死刑,太后不希望要轻易杀戮,让他将功赎罪。
D.胡太后委任吏部尚书李平为使持节、镇军大将军兼尚书右仆射,率领步兵、另立行台,指挥调遣各部队,如果有违抗不听命令的人,便用军法来制裁。


翻译下列句子。
(1)既断赵祖悦走路,又令战舰不通,义之、神念屯梁城不得进。
(2)亮去留自擅,违我经略,虽有小捷,岂免大咎!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臧熹子质,字含文,少好鹰犬,善蒱博意钱之戏。长六尺七寸,出面露口,颓顶拳发。初为世子中军参军,尝诣护军赵伦之,伦之名位已重,不相接。质愤然而起曰:“大丈夫各以老妪作门户,何至以此中相轻。”伦之惭谢,质拂衣而去。
后为江夏王义恭抚军参军,以轻薄无检,为文帝所嫌,徙给事中。会稽长公主每为之言乃出为建平太守甚得蛮楚心历竟陵内史巴东建平二郡太守吏人便之质年始出三十,屡居名郡,涉猎文史,尺牍便敏,有气干,好言兵。文帝谓可大任,以为徐、兖二州刺史,加都督。在镇奢费,爵命无章,为有司所纠,遇赦。与范晔、徐湛之等厚善。晔谋反,量质必与之同。会事发,复为义兴太守。
二十七年,迁南谯王义宣司空司马、南平内史,未之职,会魏太武帝围汝南,戍主陈宪固守告急。文帝遣质轻往寿阳,与安蛮司马刘康祖等救宪。后太武率大众数十万向彭城,以质为辅国将军北救。始至盱眙,太武已过淮。二十八年正月,太武自广陵北返,悉力攻盱眙,就质求酒。质封溲便与之,太武怒甚,筑长围一夜便合。
魏以钩车钩垣楼,城内系絙,数百人叫呼引之,车不能退。既夜,以木桶盛人,悬出城外,截其钩获之。明日又以冲车攻城,城土坚密,每至,颓落下不过数斗。魏军乃肉搏登城,坠而复升,莫有退者。杀伤万计,死者与城平。如此三旬,死者过半,太武乃解围遁走。上嘉质功,以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监四州诸军事。明年,文帝又北侵,使质率见力向潼关。质顿兵不肯时发,又顾恋嬖妾,弃军营垒,单马还城,散用国库见钱六七百万,为有司所纠,上不问。《南史·臧质列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爵命无章,为有司所纠:检举、弹劾。
B.以轻薄无检:检讨。
C.为文帝所嫌,给事中徙:调职。
D.质必与之同 量:估计、揣测。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质愤然起曰
剑阁峥嵘崔嵬
B.魏军肉搏登城
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
C.截钩获之
不嫁义郎体,往欲何云
D.未职,会魏太武帝围汝南

胡为乎遑遑欲何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会稽/长公主每为之/言乃出为建平太守/甚得/蛮楚心历竟陵/内史巴东建平
二郡/太守/吏人便之。
B.会稽长/公主每为之言/乃出为建平太守/甚得/蛮楚心历竟陵内史/巴东建平
二郡/太守吏人便之。
C.会稽长公主每为之言/乃出为建平太守/甚得蛮楚心/历竟陵内史/巴东建平
二郡太守/吏人便之。
D.会稽长公主每为之/言乃出为建平太守/甚得蛮楚/心历竟陵/内史巴东建平

二郡太守/吏人便之。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太武率大众数十万向彭城,以质为辅国将军北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夜,以木桶盛人,悬出城外,截其钩获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质年始出三十,屡居名郡,涉猎文史,尺牍便敏,有气干,好言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庭中始为篱,为墙。已:不久
B.客逾而宴。庖:厨房
C.去,以手阖门。比:比较
D.令人长不自禁。号:哭泣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娘指叩门扉曰臣险衅,夙遭闵凶
B.先妣抚甚厚是何异于刺人而杀
C.家有老妪,尝居此州司临门,急星火
D.汝姊在吾怀,呱呱泣涂有饿莩不知发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2)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请用斜线(/)给下文断句,只断6处。
余 读 归 震 川 文 之 为 女 妇 者 一 往 情 深 每 以 一 二 细 事 见 之 使 人 欲 涕 盖 古 今 事 无 巨 细 唯 此 可 歌 可 泣 之 精 神 长 留 天 壤
(黄宗羲《张节母叶孺人墓志铭》)

阅读《阿房宫赋》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下列句中“之”与“多于南亩之农夫”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一项是( )

A.齐、楚精英 B.秦人视,亦不甚惜
C.句读不知,惑之不解 D.杳不知其所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面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六王毕,四海—    ②辞楼下殿,来于秦    ③骊山构而西折
④复道行空,不霁何  ⑤后人哀之而不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割    ⑦秦者,秦也

A.①④⑦/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⑥/④⑦/⑤
C.①/②③⑥/④⑦/⑤ D.①③⑥/②④⑦/⑤

下列与“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戍卒叫,函谷举 B.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不患人之不己知

对本段文字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整段文字写宫女、珍宝众多,表现了宫中统治者生活的奢靡荒淫。
B.段首六句都是对偶的四字句,写众多宫人的来源——从六国掠来。其中“王子”“皇孙”指的是六国诸侯的儿子、孙子。
C.“明星荧荧”至“烟斜雾横,焚椒兰也”等句,用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方法,从各方面描写宫女生活的奢侈豪华,从而反映秦王朝统治者的奢靡荒淫。
D.写宫中珍宝之多,—方面表现出秦王朝统治者穷奢极欲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揭露了他们劫掠抢夺的行径。

翻译
(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秦 人 不 暇 自 哀 而 后 人 哀 之 后 人 哀 之 而 不 鉴 之 亦 使 后 人 而 复 哀 后 人 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嗟乎!师道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诤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
(《荀子·修身》)
【注】①修然: 整饬的样子。②存:省视。③介然:坚定不移的样子。④菑:通“灾”。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学而大遗:丢弃
B.圣人无师常:普通的,凡庸的
C.吾道也师:学习
D.然必以自省也愀:容色变得严肃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国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惑不从师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C.师道不传也久矣此非孟德困于周郎者乎
D.其下圣人亦远矣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

请用“/”为乙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故 君 子 隆 师 而 亲 友 以 致 恶 其 贼 好 善 无 厌 受 谏 而 能 诫 虽 欲 无 进 得 乎 哉?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2)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王宪,字维纲,东平人。弘治三年进士。历知阜平、滑二县。正德初,擢大理寺丞。迁右佥都御史。清理甘肃屯田。进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以应州御寇功,荫锦衣。迁户部右侍郎,改抚陕西。入为兵部右侍郎。近畿盗起,偕太监张忠、都督朱泰捕之。武宗南征,命率户、兵、工三部郎各一人督理军储。驾旋,以中旨代王琼为兵部尚书。
世宗即位,为给事中史道劾罢。嘉靖四年,廷推邓璋及宪为三边总制,言官持不可,帝竟用宪。部将王宰、史经连败寇,玺书褒谕。吉囊数万骑渡河从石臼墩深入,宪督总兵官郑卿、杭雄、赵瑛等分据要害击之,都指挥卜云断其归路。寇至青羊岭,大败去。五日四捷,斩首三百余级,获马驼器仗无算。帝大喜,加宪太子太保。中官织花绒于陕,宪请罢之。又因九庙成,请释还议礼得罪者,颇为士大夫所称。张璁、桂萼欲用王琼为总制,乃改宪南京兵部尚书。已,入为左都御史。朔州告急,廷推宪总督宣、大。宪不肯行,曰:“我甫入中台,何见驱亟也?”给事中夏言、赵廷瑞劾宪托疾避难,复罢归。
未几,帝追念宪,召为兵部尚书。小王子入寇,条上平戎及诸边防御事宜。又请立京营分伍操练法,诸将不得藉内府供事,规避营操。帝皆嘉纳。旧制,军功论叙,有生擒、斩首、当先、殿后、奇功、头功诸等,其后滥冒日多。宪定军功袭替格,自永乐至正德,酌其轻重大小之差,胪析以上。诏著之《会典》为成式。寻兼督团营。西番诸国来贡,称王号者百余人。宪与礼臣夏言等请如成化、弘治间例,答敕止国王一人,仍限贡期、人数。议乃定。
大同兵变,宪初言首乱当诛,余宜散遣。而大学士张孚敬与总督刘源清力主用兵,宪乃不敢坚前议。源清攻城不能下,北寇又内侵,请别遣大臣御北寇,己得专攻城。宪亦议从其奏,论者多尤宪。会帝悟大同重镇,不宜破坏,乃寝其事,乱亦旋定。源清竟得罪去。居数年,宪引年归,卒。赠少保,谥康毅。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七》)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廷推宪总督宣、大推:举荐
B.帝竟用宪竟:竟然
C.诸将不得藉内府供事藉:凭借
D.论者多尤宪尤:责备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宪军事才能突出的一组是( D)
①以应州御寇功,荫锦衣②请释还议礼得罪者,颇为士大夫所称
③斩首三百余级,获马驼器仗无算④请立京营分伍操练法
⑤条上平戎及诸边防御事宜 ⑥宪乃不敢坚前议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王宪多次受到皇帝褒奖。随武宗南征,回来后升兵部尚书;大败吉囊的军队后被武宗封太子少保;再任兵部尚书,建议多被采纳,受到嘉许。
B.王宪也屡受贬斥、仕途不顺。第一次做兵部尚书,因言官的弹劾被罢免回乡;任左都御史时,夏言、赵廷瑞弹劾他托疾避难,王宪又被罢免。
C.王宪也有不足之处。朔州告急,朝廷需要他时,他推托;大同发生兵变,当大学士张孚敬与总督刘源清极力主张用兵时,王宪不敢坚持己见。
D.王宪在任上做出了许多功绩。人右佥都御史时清理甘肃屯田;偕同张忠、朱泰在近畿抓捕盗贼;与夏言等确定针对西番的外交礼数,被采纳。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宪不肯行,曰:“我甫入中台,何见驱亟也?”
(2)会帝悟大同重镇,不宜破坏,乃寝其事,乱亦旋定。(5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