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说道:“八月以来,义旗飙发,诸友邦对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下列对材料理解有误的是

A.孙中山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友邦曾给予大力援助
B.“文明国应尽之义务”是指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C.诸友邦在中立的伪装下积极扶植新代理入破坏革命
D.“八月以来”指的是从黄花岗起义以来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右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
它的出现年代不会早于()

A.1958年 B.1959年
C.1960年 D.1978年

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包产到户”的实施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用风扇、鼓风机来降温的措施。但要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以上材料说明

A.计划经济下企业没有主动权 B.企业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
C.有利于节约资源 D.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右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画的《跃!跃!跃!》。
它反映了()

A.当时渔业高产丰收
B.渔业生态环境良好
C.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
D.当时的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


如下图所示,1950年中国与美国、印度在钢、发电人均产量方面的比较。为克服下表中这种现状,我国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三年经济恢复计划的实施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D.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