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做好“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某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开展“探索洋葱根尖细胞有丝
分裂的日周期性”的课题研究。选用的实验材料是洋
葱鳞茎和种子,根据研究结果绘出的曲线如下图,其
中分裂指数=(分裂期的细胞数/分裂组织的细胞数)
×100%=(观察视野中所取样方分裂期细胞的平均数/
总细胞平均数)×100%。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研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完善以下实验步骤(对装片的制作与显微镜使用不做具体细节要求)
实验步骤:
①各取多株已经培养好的(根长约为5cm左右)洋葱磷茎和种子幼苗。
②在一天的_____时间段内每隔1小时,取洋葱鳞茎根尖几个制作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分生区细胞并记录在
每个装片的视野中所取样方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以种子幼苗根为材料,重复第二步。
④将记录结果填于表格内,并将表格数据转化为坐标图。
(3)请帮助他们设计一个表格,用于对其中一种材料的实验的记录和统计。
(4)分析比较图1、2中曲线,可得出该研究的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空2分,共12分)下图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______________ 。(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______层生物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②中的化学组成中有HCO3、HPO4
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________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每空1分,共10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图甲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
(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_______。
(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乙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①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____________加剧。
②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乙所示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
(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乙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_______多样性。
(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A、a)、高杆和矮杆(基因为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
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4株、抗病矮杆1株(乙)和不抗病高杆1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杆、抗病矮杆、不抗病高杆、不抗病矮杆。选F1中的抗病高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杆植株(丁)。另一实验表明,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病高杆。请回答:(1)对上述1株白化苗的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 ,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表明该白化苗的变异具有 的特点,该变异类型属于 。
(2)上述培育抗病高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 、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 。花药离体培养中,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胚状体获得再生植株。
(3)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植株杂交的F1中抗病高杆植株能产生 种配子。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植株杂交得到F1的过程。(4分)
(12分,每空2分)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右图是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图回答:
(1)R基因的出现是___________的结果。
(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
(3)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____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________。
(4)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预测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
(6分,每空1分)XYY型男性身材高大,智力正常或略低,性情刚烈,常有攻击性行为,犯罪率高。
(1)这种类型男性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_______条。
(2)这种男性一般缺乏生育能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某XYY型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后可以生育,则子女正常的可能性是_________。
(4)XYY型男性产生的原因是他的_______(父亲或母亲)在产生生殖细胞(在减数第_____次分裂)时出现差错。
(5)如果XYY型男性的母亲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该男性是色盲的可能性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