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过氧化氢,它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但体内有过氧化氢酶的存在可以将其分解为水和氧气,其催化活性可用如下方法测定:用打孔器将滤绕制成小圆片,浸泡在含酶的过氧化氢缓冲液中,实验开始时,小圆片沉降在溶液的底部,但后来会浮出液面,记录小圆片上浮的时间,用时间的倒数来表示过氧化氢的催化活性。为研究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在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重复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小圆滤纸片进行到一定时间后开始上浮的原因是 。
(2)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用缓冲液的目的是 。
(3)根据图中的曲线描述反应物浓度与过氧化氢酶催化速率间的关系
。
(4)当底物浓度超过140mol·L-1时,反应速率不再加快的原因是 。
(5)某同学想进一步探究不同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以实验,::
①取6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1、A2、B1、B2、C1、C2,在A1、B1、C1中加入等量的过氧化氢、缓冲液和小圆滤纸片,在A2、B2、C2中加入适量等量的过氧化氢酶溶液。请完成以下步骤:
②
。
③ 。
某种从外地引进的农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强度。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农作物光合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如下装置。请你利用下列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用O2含量的变化量表示)
实验步骤及结果记录:
(1)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等量的 溶液,装置乙作为 组。
②将甲、乙两装置的玻璃钟罩进行 处理,放在温度等条件相同的环境中。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甲装置: (填左移或右移)1.5厘米,乙装置:右移0.5厘米。
(2)然后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等量的 溶液,装置乙作为 组。
②将甲、乙两装置放在 等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甲装置: (填左移或右移)4.5厘米,乙装置:右移0.5厘米。
微生物A提取物 |
微生物B提取物 |
微生物C提取物 |
|
颜色深浅程度(以“+”多少表示) |
+ |
+++ |
++ |
(3)综合步骤(1)、(2),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 Scm3/h;实际光合速率为
Scm3/h。(注: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用O2含量的变化量表示即可。)
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请完善以下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用葡萄糖的产生速率表示酶活性大小;用呈色反应表示葡萄糖的生成量。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A~C)培养物的纤维素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
【实验步骤】(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2)在下表4列中每列的一个适当位置,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量,并按表内要求完成相关操作。
试管号 试剂(ml) |
1 |
2 |
3 |
4 |
蒸馏水 |
1.4 |
1.4 |
1.4 |
|
pH7.5的缓冲液 |
0.2 |
0.2 |
0.2 |
|
纤维素悬浮液 |
0.3 |
0.3 |
0.3 |
|
微生物A提取液 |
0.1 |
|||
微生物B提取液 |
||||
微生物C提取液 |
0.1 |
|||
www.k@s@5@u.com高#总体积 |
2.0 |
2.0 |
2.0 |
2.0 |
(3)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4)在上述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 试剂,摇匀后,进行加热处理。
(5)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深浅。
【实验结果】
【分析讨论】
(1)该实验中的对照组是 号试管。
(2)实验组试管均呈现的颜色是 ,但深浅不同。
(3)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若不考虑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的差异,其可能原因是不同酶本身的 。
(4)你认为上述三种微生物中,最具有应用开发价值的是微生物 。
请回答下列有关月季花药培养过程中的有关问题:(1)配制培养基时加琼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组织培养要求无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的营养物质有
________等。
(4)愈伤组织分化成根和芽,这一过程称为,再由芽发育成叶和茎,此过程需要光照,原因是
将基因型为AaBb的小麦的花粉细胞通过无菌操作接入含有全部营养成分的培养基的试管中,在一定条件下诱导形成试管幼苗,其过程如下图:
小麦的花粉细胞①—→愈伤组织②—→丛芽③—→植株④
(1)发育成的植株④称为_____________,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麦形成花粉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花粉发育成植物体的过程中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3)若得到可育的植株,需要用____________对_________(填符号)进行处理,所获得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或AAbb、或___________________或aaBB、。
(4)①→②过程需要的条件有________。(A.营养 B.激素 C.光照D.pH)
下图表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酵母菌细胞内CO2产生的影响,请据图回答
(1)A点表示酵母菌组织释放的CO2较多,这些CO2是的产物。
(2)由A到B,CO2的释放量急剧减少,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B到C,CO2的释放量又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4)为了有利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氧气浓度应调节到图中的那一点所对应的浓度?。采取这一措施的理由是
.
(5)写出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