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图所表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锥形瓶口上方有白烟生成,请将可能观察到的其他现象补齐_________.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由于气温的原因,上述实验一段时间后现象不太明显,应该向锥形瓶内加入下列哪种物质才能看到明显的现象________(填字母)。
A.NaOH固体 | B.生石灰 | C.浓H2SO4 | D.NH4Cl固体 |
(3)经过对比试验证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用空气代替氧气的实验效果较差,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4,且M原子的质子数是Y原子的2倍;N-、Z+、X+ 离子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
(1)写出Z与N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
(2)X与Y可分别形成10电子和18电子的分子,写出该18电子分子转化成10电子分子的化学方程式:。
(3)下图表示由上述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前后的转化关系,请写出该转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2O/ZnO):CO(g)+2H2(g) CH3OH(g)。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
(1) 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填字母)
a.CO和CH3OH浓度相等
b.CO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d.CH3OH的生成速率与CO的消耗速率相等
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2) 欲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填字母)
a.向装置中再充入N2b.向装置中再充入H2
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d.升高温度
(3) 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升高温度,K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 在500℃,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5)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处于E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的浓度减少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c.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
(1)接触法制硫酸工艺中,其主反应在450℃并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
2SO2(g)+O2(g)2SO3(g)
H = -190 kJ·mol-1
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处理含CO、SO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S。
已知: CO (g)+O2 (g) = CO2 (g)
H = -283.0 kJ·mol-1
S (g)+ O2 (g) = SO2 (g)H = -296.0 kJ·mol-1
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研究小组拟用定量的方法测量Al和Fe分别与酸反应的快慢,设计了如下图1所示的装置。
(1)检查图1所示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比较产生气体的快慢,可以测量相同时间段内产生气体的体积,也可以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测得铝丝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t1~t2时间段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体系中存在如下反应:
① H2S+4H2O-8e → SO42-+10H+② 2IO3-+12 H++10e → I2+6H2O
(1)反应①中H2S做_______剂,反应②属于_______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2)若在反应①中失去0.2 mol 电子,则反应②中可生成g 碘。
(3)写出并配平碘酸钾与硫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同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上述反应可推知。
a.氧化性:K2SO4> KIO3 b.酸性:H2S> H2SO4
c.还原性: H2S > I2 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