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英国人贝尔福提出了各英属自治领“地位平等……作为英联邦的成员自愿地结合在一起”的报告。1931年,英帝国议会通过了这份报告,由此标志着英帝国转变为英联邦。导致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A.一次大战结束 | B.民族解放运动和自治运动兴起 |
C.英镑集团形成 | D.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受到挑战 |
美国既避免了各州的松散状态,又防止中央权利过分集中的体制,美国确立了
A.邦联制 | B.共和制 | C.联邦制 | D.总统制 |
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变化,只是议会发生的变化 |
B.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二者之间是平等的 |
C.革命只是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 |
D.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 |
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了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的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对上述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①罗马调整相关法律条文的初衷是缓和社会矛盾
②法律的调整实现了罗马贵族与平民权利的平等
③法律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平民的要求
④法律的调整反映出维护社会成员的平等是罗马法的重要社会功能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美国考古学家曾在希腊发现刻有雅典政治家第米斯托克里名字的陶片190枚,根据字迹辨认是由140人刻写的,由此可以看出“陶片放逐法”
A.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 B.是审判敌人的妙方 |
C.实际上被少数人控制 | D.是一出民主的闹剧 |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中,罗马法独树一帜,构成欧洲历史上最早一套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现代西方法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其中对现代民事侵权法提供借鉴的是
A.习惯法 | B.《十二铜表法》 |
C.《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 D.《阿奎里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