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改变了侵华方针,这是因为
A.日军战线太长,兵力与财力不足 |
B.英美等国政府支援强国抗战 |
C.国民政府在抗日问题上出现动摇 |
D.汪精卫成立了效忠日本的伪政权 |
2014年是国共两党共同创立的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该校建校10周年时的纪念墨盒上有一幅对联。“上联:何以对民族何以对国家;下联: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横批:抗日先锋”。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此时
①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②中日民族矛盾日趋尖锐
③国民政府在准备抗战④该校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913年,章太炎为自己公开发布征婚广告(如图),它反映出当时
A.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依旧带有浓厚的保守思想 |
B.征婚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的求偶方式,社会习俗发生重大变化 |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
D.婚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
甲午中日战争后,俄、德、法三国向日本提出放弃占领辽东半岛的警告。与此同时,三国军舰在日本海面游弋,对日本进行武力威胁。这说明
A.列强争夺中国矛盾激烈 | B.列强武力调停中日矛盾 |
C.俄、德、法建立了军事同盟 | D.列强灭亡中国行动开始 |
下图是清初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吸收中西画技之长绘制的《平安春信图》,该画反映了乾隆年轻时与父亲雍正游玩的景象。画面上方有乾隆皇帝自题的一段诗文:“写真世宁擅,绘我少年时,入室幡然者,不知此是谁?壬寅暮春御题。”对此画解读正确的是
①画面能佐证清初统治者对汉族文化的接纳 ②此画属于吸收部分西洋画技巧的山水画
③壬寅是乾隆时期的年号④此画可作为研究清朝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直接史料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贞观元年,唐太宗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这说明唐太宗
①尊重法律的独立性②认可皇权有限③主张法权高于皇权④重视法制建设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