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5H2O)里结晶水的含量,实验步骤为:①研磨 ②称量空坩埚和装有试样的坩埚的质量 ③加热 ④冷却 ⑤称量⑥重复③至⑤的操作,直到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 g为止 ⑦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的含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坩埚、坩埚钳、三脚架、泥三角、玻璃棒、干燥器、药匙、硫酸铜晶体样品等实验用品,进行该实验时,缺少的实验用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哪一步骤需要使用干燥器?使用干燥器的目的是什么?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操作正确而实验测得的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偏低,其原因可能有(填入选项的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被测样品中含有加热不挥发的杂质 | B.被测样品中含有加热易挥发的杂质 |
C.实验前被测样品已有部分失水 | D.加热前所用的坩埚未完全干燥 |
a是盛有标准状况下的空气(氧气占1/5)和10mL 1.2mol/L硝酸的250 mL烧瓶;b是未充气(实验开始前内部没有气体)放有0.384g铜粉的气球;c是夹紧了的弹簧夹;d中盛有足量的过氧化钠;e是充有二氧化碳的针筒。整套装置已经过气密性检查合格。
(1)将气球中的铜粉小心倒入烧瓶中,充分反应后发现铜粉有余(设产生的气体不溶解于溶液中),则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分)
(2)欲提高铜与硝酸反应的速率可采用多种不同的措施。
①若用加入化学试剂法,下列试剂中可以选用的是 。
A.蒸馏水 | B.无水醋酸钠 |
C.石墨 | D.少量硝酸银溶液 |
②将烧瓶不断振荡发现气球逐渐缩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O2+O2+2H2O===4HNO3或4NO+3O2+2H2O===4HNO3 ,此时气球是全在烧瓶外还是一部分进入烧瓶 。
③打开弹簧夹,将二氧化碳反推入干燥管内继续振荡,使气体与气体、溶液充分接触,欲使所有的铜粉全溶解,至少需要推入二氧化碳 mL。
④将上述全过程用一个总的化学方程式表示: 。
利用 Y 型管与其它仪器组合可以进行许多实验(固定装置略)。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目的:验证SO2有氧化性。
将胶头滴管中浓硫酸分别滴入 Y型管的两个支管中,在支管交叉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化亚铁处加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目的:探究 SO2与BaCl2反应产生沉淀的条件。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并不产生沉淀,而通入另一种气体后可以产生白色沉淀。则右侧 Y型管中应放置的药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必要时可以加热),该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目的:探究电石气中的成分。
①装置 A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B装置中出现黑色沉淀,C 装置的作用为__________。
③为验证电石气的主要成分,D中盛放______________。
(4)实验目的:锌铁合金中铁含量的测定
①读取量气管中数据时,若发现水准管中的液面低于量气管中液面,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称得锌铁合金的质量为 0.117g,量气管中初读数为 1. 00mL,末读数为 45.80mL,则合金中铁的含量为_____%(保留2 位小数,已折算标况)。
下表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有关内容: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原理 |
气体发生装置 |
①[ |
制备氧气 |
H2O2→O2 |
|
② |
制备氨气 |
NH4Cl→NH3 |
|
③ |
制![]() |
HCl→Cl2 |
(1)上述气体中:从制备过程看,必须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填气体名称,下同);从反应原理看,明显不同于其他两种气体的是。
(2)根据表中所列实验原理,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合适的气体发生装置,将其编号填入上表中的空格中。
(3)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图实验,将氯气依次通过下列装置以验证氯气的性质:
①通入氯气后,A中的现象是,整套实验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
②请你帮该小组同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洗气瓶B中的Na2SO3已被氧化:
(4)若用排空气法收集Cl2,在下边方框内画出气体收集装置图。
(5)若将多余的Cl2用100 mL 1.7mol/L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对吸收后的溶液进行分析化验,测知其pH等于13 (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ClO-和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5∶1。则在整个过程中被氧化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mol。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装置图验证NO2的氧化性和NO的还原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说明NO2具有氧化性的现象是;
(3)说明NO具有还原性的操作和现象是;
(4)小组一成员对实验设计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乙中的现象不足以证明NO2的氧化性,他的理由是;
经小组讨论,他们设计了以下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A.NO2与HCl气体混合 B.NO2与H2S气体混合 C.NO2通入Na2S溶液中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装置图验证NO2的氧化性和NO的还原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说明NO2具有氧化性的现象是;
(3)说明NO具有还原性的操作和现象是;
(4)小组一成员对实验设计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乙中的现象不足以证明NO2的氧化性,他的理由是;
经小组讨论,他们设计了以下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A.NO2与HCl气体混合 B.NO2与H2S气体混合 C.NO2通入Na2S溶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