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杂技运动员骑摩托车沿一竖直圆轨道做特技表演,如图所示,若车的速度恒为20 m/s,人与车的质量之和为200 kg,摩托车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车通过最低点A时,发动机功率为12 kW,求车通过最高点B时发动机的功率(g取10 m/s2).
如图所示,半径R=0.9 m的四分之一圆弧形光滑轨道竖直放置,圆弧最低点B与长为l=l m的水平面相切于B点,BC离地面高h=0.45 m,C点与一倾角为θ=30º的光滑斜面连接。质量m=1.0 kg的小滑块从圆弧顶点D由静止释放,已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取g=10 m/s2。求:
(1)小滑块刚到达圆弧的B点时对圆弧的压力;
(2)小滑块从C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
[物理——选修3-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
A.![]() ![]() |
B.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为![]() |
C.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也最强 |
D.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原子能量减小 |
(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l的长方形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A(可视为质点),m<M。现以地面为参考系,给A和B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初速度,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动,但最后A刚好没有滑离B板。
(i)若已知A和B的初速度大小为v0,求它们最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ii)若初速度的大小未知,求小木块向左运动到达的最远处(从地面上看)离出发点的距离。
[物理——选修3-4]
(1)其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为f0,在周期性驱动力的作用下做受迫振动,驱动力的频率为f。若驱动力的振幅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
A.当f<f0时,该振动系统的振幅随f增大而减小 |
B.当f>f0时,该振动系统的振幅随f减小而增大 |
C.该振动系统的振动稳定后,振动的频率等于f0 |
D.该振动系统的振动稳定后,振动的频率等于f |
(2)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º,斜边AB=a。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内,一条光线以45º的入射角从AC边的中点M射入棱镜。画出光路图,并求光线从棱镜射出的点的位置(不考虑光线沿原路返回的情况)。
[物理——选修3-3]
(1)带有活塞的气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 气体开始处于状态a,然后经过过程ab到达状态b或经过过程ac到达状态c,b、c状态温度相同,如V-T图所示. 设
气体在状态b和状态c的压强分别为pb和pc,在过程ab和ac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ab和Qac,则 _____(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
A.pb>pc,Qab>Qac | B.pb>pc,Qab<Qac |
C.pb<pc,Qab>Qac | D.pb<pc,Qab<Qac |
(2)图中系统由左右两个侧壁绝热、底部导热、截面均为S的容器组成。左容器足够高,上端敞开,右容器上端由导热材料封闭。两容器的下端由可忽略容积的细管连通。
容器内两个绝热的活塞A、B下方封有氮气,B上方封有氢气. 大气的压强为p0,温度为T0=273 K,两活塞因自身重量对下方气体产生的附加压强均为0.1 p0。系统平衡时,各气柱的高度如图所示。现将系统底部浸入恒温热水槽中,再次平衡时A上升了一定高度。用外力将A缓慢推回第一次平衡时的位置并固定,第三次达到平衡后,氢气柱高度为0.8 h。氮气和氢气均可视为理想气体。求:
(i)第二次平衡时氮气的体积;(ii)水的温度。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正离子,在D处沿着图中所示的方向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此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结果离子正好从离开A点距离为d的小孔C沿垂直于AC的方向进入匀强电场,此电场方向与AC平行且向上,最后离子打在B处,而B离A点距离为2d(AB⊥AC),不计粒子重力,离子运动轨迹始终在纸面内。求:
(1)离子从D到B所需的时间;
(2)离子到达B处时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