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中国的宋词中,以苏轼的“豪放派”与李清照的“婉约派”为主要代表。你能举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家中与上述两者相类似的情况吗?请各列举一名,概括其作品的艺术风格,并列举其部分作品。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现代主义音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
——《尚书》
材料二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口总数
雅典公民总数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表决形式
程序
罪名
约40万
约4.2万
6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怠慢神和蛊惑青年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伯利克里
材料三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依据上述三个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三个材料中有关“民主”含义的本质区别。
(2)从现代化视角来看,材料三所指美国革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说英法革命“如出一辙”?如何理解“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这个观点?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19世纪末,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材料二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民主共和已成为主要潮流,各派力量纷纷建立政党,以争取议会中的席位。不仅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一些原属同盟会的成员也另组新党,而且立宪派甚至袁世凯的走卒也开始组党。据统计,从武昌起义至1913年底,新成立的团体约682个,其中,政党类型的团体312个,京、沪两地占了一半以上。这些政党,有的无一定章程,也无固定组织,仅发一声明就渺无声息;有的党又为壮大声势而到处拉人,赠送党证。有些人今天此党明天彼党,飘忽不定;有些人为捞取实利,又身跨数党。各派政治力量都在共和的幌子下捞取政治资本。
材料三 1912--1913年参加国会大选的主要政党

党名
发起人
在会议中所占席数
政治派别
国民党
宋教仁
392
革命派
共和党
黎元洪
176
旧官僚
统一党
程德全
24
旧官僚
民主党
汤化龙
24
立宪派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5分)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民国初年中国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各党派在议会中所占席位对比说明了什么?
(3) 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4分)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清朝是一个与辫发纠缠在一起的朝代。单是男人头上盘旋的一条辫子,其存废留剃就与清王朝的政治命运紧密相连。……明末清初易代之际,由满、汉战争而引发的“剃发”、“留发”的发式之争,虽然最后以清王朝的军事胜利而告终。……然而为挑战清王朝剃发令,很多民众起义也都发布了蓄全发令。“起义”与“蓄发”结合的历次反抗,发展到近代时期以太平天国为顶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曾颁布“蓄发令” ,辫发被太平天国赋予阶级性、民族性等多重含义,成为农民起义军反抗统治者的口号和目标。
——摘自侯杰《剃发·蓄发·剪发——清代辫发的身体政治史研究》
材料二戊戌维新期间,康有为进呈《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以“辫发长重,行动则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污衣,而篱发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为言,力主“断发”。……辫子是一束头发,然而他又维系着家家户户同王朝和传统的一种历史联系,因此剪辫子与否不啻是一种严肃的政治抉择。……剪辫与否本身不会给社会生活带来多大影响,但在近代中国它显然又带有观念变革的意义。孙中山割辫子于广州起义失败之后,显示了一个革命先行者同王朝的决裂。黎元洪割辫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显示了一个旧官僚在推拽之下的政治转折。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显示了一个“名义上是共和主义者,但内心却是专制君主”的人舍鱼而取熊掌的权衡。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辛亥革命最大的结果是创立民国,但是民国并没有名副其实,因为中国缺乏一个能支撑民国的社会基础。所以我说辛亥革命达到了三个实质性成果,第一是剪辫,我虽然说他在1914年还有很多人没有剪,但毕竟大部分人剪了,留辫子已经是少数,剪掉辫子是多数的,所以剪辫子应该说是实现了。第二是易帜,旗换了,黄龙旗换成了别的旗。第三就是改历,以前是农历,现在是阳历了,农历虽然还在用,双历并存。
——摘自傅国涌《大变局中的小辫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出现的“剃发”、“蓄发”之争所代表的政治含义。(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不同的历史人物有关“断发(剪辫)”的主张和行动的出发点有何不同?清朝以来辫发的变化体现了怎样的时代变迁?
(3)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从社会史观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三个实质性成果”的历史意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885 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于是斟酌旧制,奏增府一,曰台湾;县三,曰台湾、云林、苗栗;生番窟宅于台南北七百里,岁恶民千余,盗贼出没其间。土豪假防番悬金募士,抗官吏,违号令,赋税不以时至。铭传将吏分路剿抚,时亲督大队入山,南中北三路及前后山诸番皆薙(ti 除去)发归化。又念足兵必先足食,于是丈田亩,茶盐、金之税,充羡府库。始至,岁入金九十万,后至三百万。因筑炮台,购火器,设军械局,水雷学堂,要以兴造铁道为纲纽,辅之以电线、邮政。穴山梁水,辟巨道七百里以通南北,台防益固。
刘铭传任台湾巡抚之日,户部忽奏请:“天下海军,十年内毋增舰炮”。铭传喟然叹息曰:“人方惎(ji憎恨)我,我乃自决其藩,亡无日矣”。鸿章争之不得,铭传遂上疏求去。去四年而朝鲜之难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刘铭传为治理台湾所采取的主要措施。(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刘铭传的治台政策。

(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78年美国通过了《文官制度改革法》,改革法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联邦政府人事制度应遵循的几条原则,如:
(1)政府保证通过人人机会均等的公正考试,只根据能力、知识和技能来决定录用和提升。
(2)应为价值相同的工作提供相同的报酬,应适当考虑到私营部门雇主支付的全国和地方的工资率,并对工作优异者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奖赏。
(3)所有雇员均应保持高度的正直、高标准的行为和对公共利益的关怀。
(4)应保护雇员免受专横行动或个人好恶之害,或被迫为政党的政治目的而从事活动;禁止雇员使用其权利或影响去干预选举。
(5)保护雇员在揭露违法行动、管理不善、浪费资金、滥用权利,以及威胁公共健康或安全的现象时,不受打击报复。
——摘编自王玉萍《试论20世纪70年代美国文官制度的改革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70年代美国文官制度改革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文官制度改革的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