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早应用的还原性染料是靛蓝,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靛蓝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靛蓝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 B.它的分子式是C16H10N2O2 |
C.该物质是高分子化合物 | D.它是不饱和的有机物 |
在容积固定的4L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X(g)+2Y(g)2Z(g),并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以Y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V(正)、V(逆)与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
A.X的浓度的减少 | B.Y的物质的量的减少 |
C.Z的浓度的增加 | D.X的物质的量的减少 |
反应A(S)+2B(g) =2C(g) 在一定的容器中进行,当改变下列条件之一时,一定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是
A.增加A的物质的量 | B.降低温度 |
C.压缩反应容器体积 | D.消耗掉部分B物质 |
反应2A(气)+3B(气)xC(气)+yD(气),已知起始浓度A为5 mol/L,B为3 mol/L;C的反应速率为0.5 mol/( L·min);反应开始至平衡需2 min;平衡时D的浓度为0.5 mol/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V(A)∶V(B)=2∶3 B、A的转化率一定为20%
C、n(C)∶n(D)=2∶1 D、D的反应速率为0.25 mol/(L·min)
四位同学同时进行反应:A(g)+3B(g)=2C(g)+2D(g) 的速率测定实验,分别
测得反应速率如下:① v(A)=" 0.15mol/(L·s)" ②v(B)=" 0.6mol/(L·s)" ③v(C)= 0.4mol/(L·s)④v(D)= 0.45mol/(L·s)。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 ![]() |
B.N2(g)+3H2(g)=2NH3(g);ΔH=2(b-a) kJ·mol-1 |
C.![]() ![]() |
D.N2(g)+3H2(g)=2NH3(l);ΔH=2(a-b-c) kJ·mo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