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下图为CO2分子晶体结构的一部分。观察图形,试说明每个CO2分子周围有               个与之紧邻等距的CO2分子。

(2)试判断:①CO2、②CS2、③SiO2晶体的沸点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     >      >      (填写相应物质的编号)。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B、C、D、E、F、G、H、I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1)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2)有下列物质①CA3②GA3③EH④JH⑤FD2。请将这些物质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填这些物质的序号),其中CA3、GA3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但CA3比GA3易液化,其主要原因是
(3)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Gerhard Ertl利用光电子能谱证实:洁净L(可用于合成氨反应的催化剂)的表面上存在C原子,右图为C原子在L的晶面上的单层附着局部示意图(图中小黑色球代表C原子,灰色球代表L原子)。则在图示状况下,L颗粒表面上L/C原子数之比为

(4)A、B、C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叫三聚氰胺(结构如图),由于其含氮量高被不法奶农添加到牛奶中来“提高”蛋白质的含量,造成全国许多婴幼儿因食用这种奶粉而患肾结石。三聚氰胺中二种环境的N原子的杂化形式分别是

(5)M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下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下图乙所示。

请回答:晶胞中M原子的堆积方式为,配位数为

I.下列分子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A.SO2 B.BeCl2 C.BBr3 D.COCl2

II. 铜(Cu)是重要金属,Cu的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用途,如CuSO4溶液常用作电解液、电镀液等。请回答以下问题:
(1)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
(2)CuSO4可由金属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CuSO4粉末常用来检验一些有机物中的微量水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O42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__,其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
(4)元素金(Au)处于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与Cu同族,一种铜合金晶体具有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Cu原子处于面心,Au原子处于顶点位置,则该合金中Cu原子与Au原子数量之比为_______;该晶体中,粒子之间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
(5)ZnS在荧光体、光导体材料、涂料、颜料等行业中应用广泛。立方ZnS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其晶胞边长为540.0 pm.密度为列式并计算)

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晶体[Ca10(PO46(OH)2]形式存在。牛奶含钙丰富又易吸收,且牛奶中钙和磷比例合适,是健骨的理想食品。下图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保留到0、1g)
(2)包装标签上脂肪≥3.3g,是指100ml牛奶中含脂肪至少3.3g。那么一盒牛奶中含钙至少_____g。(保留到0.01g)
计算过程:

阿斯匹林(aspirin)的有效成分是乙酰水杨酸,它是19世纪末合成成功的,作为一个有效的解热止痛、治疗感冒的药物,至今仍广泛使用,有关报道表明,人们正在发现它的某些新功能。阿斯匹林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乙酸酐进行酯化反应而得的。

水杨酸乙酸酐乙酰水杨酸
(1)乙酰水杨酸的含氧官能团分别是和酯基。
(2)乙酰水杨酸不应具有的性质()

A.与NaOH溶液反应 B.与金属钠反应
C.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D.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3)写出乙酰水杨酸与稀酸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
(4)为测定阿斯匹林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称取样品0.250 0 g ,准确加入浓度为0.1015 mol·L- NaOH溶液50.00 mL,煮沸60min。冷却后用浓度为0.1015 mol·L-1的HC1溶液返滴过量的NaOH,消耗HC1溶液记录如下:

次数
数据
1
2
3
初始读数
2.00
12.50
5.20
最后读数
27.10
37.40
33.20

则该产品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为(乙酰水杨酸的摩尔质量是180.16 g·mol-1) 。(只要求列式表示,不计算出最后结果)

A、B、C是大家熟悉的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三种化合物,它们所含元素不超过三种,并有下列转化关系:

其中化合物D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单质甲进一步发生如下变化: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A、B、C、D四种化合中,所含元素相同的是(写物质名称)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A和B是通过什么途径转化为C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化合物B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对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