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电子计算机进一步部分代替了人类的脑力劳动,是人脑、神经系统的延长和补充……1977--1980年间美国雇用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增加了20%。目前日本的工业企业中具有大学毕业学历的职工占33.6%,高中毕业学历的占57.3%,在一些大企业中技术人员占全体职工人数的20%--30%。……目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三产业一般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50%耀70%。
材料二:以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北方工业”与“南方农业”的对立……在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逐步转向发展“技术密集型”的高精尖的工业,发展中国家则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粗加工、半加工工业,其中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已努力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工业,而把劳动密集型工业向最不发达的国家转移。
材料三:核武器及运载工具的发展使美苏军备竞赛空前加剧……核武器产生了人类新的生存法则:你要活也须使别人活,要毁灭别人,也难免自己灭亡。战争已不再是用其他手段实现政治的继续,因为在核战争中,这种政策的决策者也将化为灰烬。面临自己在一场核大战中遭到毁灭性打击,或同归于尽的危险,苏美对核时代的世界大战及严重后果都有顾虑,任何一方都不敢轻易挑起战争,都以不超越战争边缘为限。
———以上材料均摘自王斯德、钱洪主编的《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劳动方式、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由此还推动了哪些方面的变化?试举两例。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这一变化使世界政治领域出现了怎样的新态势?
(3)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战争与和平产生的影响。
(4)根据以上材料,你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作用得出怎样的结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三巨头操纵世界
材料二美国历史学家RR·帕尔默认为:一战后“有关德国方面,条约要么过于严
厉,要么过于宽大……这样就给阿道夫·希特勒打开了方便之门……”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巨头妄图怎样操纵世界?
(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过于严厉”?作者为什么会认为条约“给阿道夫·希特勒打开了方便之门”?

【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的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二世要“从上面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他要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结合史实,说明“谣传……是不公正的”?这对俄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科学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从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各举一例说明利玛窦的结论。你认为导致了李约瑟先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他们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又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晚清——政治与文化》
(2)材料二中的“道”、“器”分别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在当时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与维新的人,都不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
——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192 3年)

(3)结合史实,说明“这三十年来”民族资产阶级是如何学习和利用“科学”来促进中国社会进步的?

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海军《火预言:2049年的世界》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指出1640—1870年间英国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政治、经济条件。
料二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机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孚,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3)利用材料三中克林顿和卡斯特罗的观点,以“正确看待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主题写一段短文。
要求:①必须包括以下关键词:“潮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策;②紧
扣主题,观点合理;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没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材料三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列宁心目中的无产阶级政权有何特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