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溶液,但手边只有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
图1-7
如果此方案正确,那么:
(1)操作①可选择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仪器。
(2)操作②是否可改为加硝酸钡溶液?为什么?
(3)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已除尽,方法是____________。
(4)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不先过滤后加碳酸钠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操作④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由水杨酸和乙酸酐合成的:+ (CH3CO)2O
+ CH3COOH
(水杨酸) (乙酸酐) (阿司匹林)
在生成乙酰水杨酸的同时,水杨酸分子间也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少量聚合物(副产物)。合成乙酰水杨酸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150mL干燥锥形瓶中加入2.0g水杨酸、5mL乙酸酐(密度1.08g/ml)和5滴浓硫酸,振荡,待
其溶解后,控制温度在85~90℃条件下反应5~10min。然后冷却,即有乙酰水杨酸晶体析出。
②减压过滤,用滤液淋洗锥形瓶,直至所有晶体被收集到布氏漏斗中。抽滤时用少量冷水洗涤晶体几次,
继续抽滤,尽量将溶剂抽干。然后将粗产品转移至表面皿上,在空气中风干。
③将粗产品置于100mL烧杯中,搅拌并缓慢加入25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加完后继续搅拌2~3分钟,直到没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为止。过滤,用5~10mL蒸馏水洗涤沉淀,合并滤液于烧杯中,不断搅拌,慢慢加入15mL4mol/L盐酸,将烧杯置于冷水中冷却,即有晶体析出。抽滤,用冷水洗涤晶体1~2次,再抽干水分,即得产品(纯净物)1.9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第①步中,要控制反应温度在85~90℃,应采用_________ 加热方法。用这种加热方法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2) 在第②步中,用冷水洗涤晶体,其目的是
(3) 第③步中,加入碳酸氢钠的作用是
加入盐酸的作用是
(4) 如何检验产品中是否混有水杨酸?
(5)试计算本次合成阿司匹林的产率为(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1919年,Langmuir提出:原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的分子,互称为等电子体。后来扩展为“等电子原理”,即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该原理常被用来发现或者合成具有特殊功能的晶体和有机物等诸多领域。如:X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它与碳化硅(SiC)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符合该原理。X有如下的转变:
其中:C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D为白色沉淀且具有两性;E溶液的焰色反应中呈黄色火焰。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X属于________晶体(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2)写出X与A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写出K与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
(3)X与SiC的复合粉末是新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理想散热材料。最近日本科学家研究出一种新物质与氮气制备该纳米级复合材料的方法,请将该反应补充完整(方框中填新物质的化学式)。+2N24X+SiC+3C。
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便可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他设计了如图三套装置。
装置A(“能”或“不能”)用于消毒液发生器,简述理由;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装置B的反应原理:;上图装置哪一个更好?简述原因。
顺丁烯二酸二甲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涂料,油漆,杀虫剂尤其是在水处理剂等方面。下面是利用石油产品M合成顺丁烯二酸二甲酯的部分过程
|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运用类比学习的思想,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小组同学改进了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已知制取SO2的反应为H2SO4+Na2SO3=Na2SO4+SO2↑+H2O)。充分反应,B中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Na2O2完全反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完成装置改进的措施和理由:
①措施:在A、B之间加一个干燥管,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推断该白色固体为Na2SO3,则其所类比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任何的推论都要经过检验,请完成对白色固体的探究:
限选实验仪器与试剂:烧杯、试管、药匙、滴管、酒精灯、试管夹;3 mol·L-1HCl、6 mol·L-1HNO3、NaOH稀溶液、蒸馏水、1 mol·L-1 BaCl2溶液。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假设2: ;
假设3: ;
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并按下表格式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步骤1: |
|
步骤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