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测定酶的专一性,我们做如下实验:①用清水将口漱净,口内含一块消过毒的脱脂棉,用镊子取出脱脂棉,将其中的唾液收集到小烧杯中。②稀释。③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做如下操作:向试管1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加入稀释唾液2 mL;向试管2注入蔗糖溶液2 mL,加入稀释唾液2 mL。④轻轻振荡并保持试管下半部分浸入37 ℃温水中10 min。⑤加入2 mL Cu(OH)2悬浊液。⑥将试管下半部分放在酒精灯上均匀加热,煮沸5—10 min。⑦10 min后1号试管有红色沉淀生成(Cu2O)。
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将试管的下半部分浸到37 ℃的温水中?
(2)对步骤⑦,说明现象出现的原因。
(3)比较试管1、2的最终现象,本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
在花瓶中加入“鲜花保鲜剂”,能延长鲜花的寿命。下表是500mL“鲜花保鲜剂”中含有的成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
质量(g) |
摩尔质量(g ·mol-1) |
蔗糖 |
25.00 |
342 |
硫酸钾 |
0.25 |
174 |
阿司匹林 |
0.17 |
180 |
高锰酸钾 |
0.25 |
158 |
硝酸银 |
0.02 |
170 |
(1)下列“鲜花保鲜剂”的成分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
A.蔗糖 B.硫酸钾 C.高锰酸钾 D.硝酸银
(2)“鲜花保鲜剂”中K+(阿司匹林中不含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mol/L。(注意:只要求用原始数据写出数学表达式,不需要化简与计算)
(3)配制上述“鲜花保鲜剂”所需的仪器有:电子天平、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横线上填写所缺仪器的名称)
(4)在溶液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对配制结果没有影响的是___________。
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B.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
C.容量瓶在使用前刚刚配制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而未洗净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但未做任何处理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明显的两处错误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A中除加入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现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Mg3N2)。已知实验中可能会发生下列反应:
①2Mg+O22MgO;②3Mg+N2
Mg3N2;③2Mg+CO2
2MgO+C;
④Mg+H2OMgO+H2↑; ⑤Mg3N2 +6H2O
3Mg(OH)2+2NH3↑
可供选择的装置和药品如下图所示(镁粉、还原铁粉均已干燥,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整套装置的末端与干燥管相连)。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除装置A、D、E外,还应选择的装置有(填字母代号),选择装置D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气后,应先点燃处的酒精灯;如果同时点燃A、F装置的酒精灯,将会使实验结果(填“偏高”或“偏低”)原因
(3)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产物是Mg3N2,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泥三角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A.烧杯 B.表面皿 C.坩埚 D.酒精灯 E.圆底烧瓶
(2)请写出步骤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步骤⑥是从含碘的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还需经过蒸馏,指出并改正下列实验装置中的错误之处(至少两处)。
①
②
(4)步骤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其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毫升碘水和15毫升苯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将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①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 →→ →A→G→→E→F
②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③能选用苯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
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在“神七”的航天舱中、在宇航员太空漫步时穿的航天服中、在潜艇中均使用过氧化钠作制氧剂,供人呼吸之用。某学生选用大理石、盐酸和一定量过氧化钠药品设计实验,验证这一事实。
请根据所给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A是制取CO2的装置,最好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_______(填序号)。
(2)B装置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想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可在装置D和E之间增加一盛有________(填写试剂名称)的________(填写装置名称)。
(5)如何检验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