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液体混合物A和B,已知A、B互溶。且相互不发生化学反应。在常温下,A的沸点为35℃,B的沸点为200℃。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蒸馏方法分离物质和提纯混合物必不可少的仪器和用品
(2)当随着温度的升高,哪一种物质先分馏出来?
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测定、
、
混合气体中
的体积分数,下图是它们在测定中使用的部分实验装置:
(1)在答卷的方框中画出所缺实验装置(含试剂)。
(2)当装置①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应立即停止通气。若此时没有及时停止通气,则测定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若通入气体速度过快,则测定的
体积分数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庆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下列试剂中,可以用来代替试管中碘的淀粉溶液的是________(填编号)
A.酸性![]() |
B.![]() |
C.溴水 | D.氨水 |
(5)若碘溶液的浓度为、体积为10mL,收集到的
和
的体积为148.8mL(已折换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
某研究小组在查阅资料中发现,常温下氯气可以氧化氨气获得氮气。该小组由此设计出制取氮气的思路,设计装置图如下。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的烧瓶内固体不可以选用_________(填序号)。
A.生石灰 B.碱石灰 C.五氧化二磷 D.烧碱
(2)装置F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装置的作用_________;E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制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生成
,转移的电子数是_________
。
(5)当反应装置里的氨气和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_________时,尾气里一定含有氨气;当反应装置里的氯气和氨气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_________时,尾气里一定含有氯气。
(16分)
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1)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装置②的目的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⑤、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
.
(4)实验的具体操作是: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然后打开弹簧夹,通入
目的是.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 (1)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装置②的目的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⑤、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
.
(4)实验的具体操作是: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然后打开弹簧夹,通入
目的是.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工业上用固体硫酸亚铁制取Fe2O3,反应原理是: 2FeSO4Fe2O3 +SO2↑+SO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检验该反应所产生的气态物质,然后用装置中A瓶内的混合物来测定已分解的FeSO4的质量(已知SO2沸点为- 10. 02℃)
请回答相关问题:
(1)Fe2O3俗称为不溶于水而易溶于酸,Fe2O3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瓶所盛试剂的作用是C瓶所盛试剂的作用是
,用冷水冷却的原因是;B瓶所盛的试剂是
(3)将此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A瓶的BaCI2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编号)
A.析出BaSO3沉淀 | B.析出BaSO4沉淀 | C.逸出SO3气体 | D.逸出SO2气体 |
理由是
(4)在用固体硫酸亚铁制取Fe2O3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标准状况下每生成11. 2L SO2气体,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