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 mol·L-1,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25℃时,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大于4.0 mol·L-1
B.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
C.20℃时,密度小于1.174 g·cm―3的K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溶液密度一定大于1.174 g·cm―3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探究化学实验中的反常现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Fe2+、NO3-、Fe3+、NH4+、H+和H2O六种粒子,分别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B.该过程说明Fe(NO3)2溶液可加酸酸化
C.若有1mol NO3-发生氧化反应,则转移8mol电子
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2+-e-═Fe3+

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大量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针对原溶液的推测正确的是

A.Cl一定不存在 B.K+一定存在 C.Mg2+一定存在 D.Ba2+可能存在

关于某无色溶液中所含离子的鉴别,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可确定有Cl存在
B.通入Cl2后,溶液变为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可确定有I存在
C.加入Ba(NO3)2,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可确定有SO42存在
D.加入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确定有CO32存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合理的是
①用50 mL量筒量取5.2 mL稀硫酸 ②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11.7g氯化钠晶体 ④用碱式滴定管取23.10 mL溴水
⑤用瓷坩埚灼烧各种钠化合物 ⑥用250 mL容量瓶配制250 mL 0.2 mol/L的NaOH溶液

A.①②④ B.③⑥ C.②③④⑥ D.③⑤⑥

用1 L 0.5 mol·L-1NaOH溶液吸收0.4 mol CO2,所以溶液中的CO和HCO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是

A.3∶1 B.1∶2 C.2∶3 D.1∶3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