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1937~1942年西北工业发展情况表
年代 |
工厂 |
占全国比重 |
资本 |
占全国比重 |
工人 |
占全国比重 |
1937 |
19家 |
0.48% |
305.2万元 |
0.82% |
5787 |
1.26% |
1942 |
546家 |
20.56% |
16931万元 |
8.8% |
33074 |
13.7% |
A.西北成为我国近代工业重心
B.国民政府主动调整工业布局
C.抗日战争促进了西北民族工业的发展
D.中国近代工业布局趋于平衡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
A.实业救国 | B.发展资本主义 |
C.民族富强 | D.实现民主政治 |
观察下图,分析我国出现1895~1900年这种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B.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
C.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空前提高 |
D.提倡国货、抵制洋货运动的推动 |
19世纪50~70年代,在中国众多的经济成分中,使用机器大生产的是()
①自然经济 ②洋务企业③民族资本主义④外商企业
A.①③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② |
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①盐铁官营制度②早市、夜市出现③商人群体形成④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