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透露,拟让宅基地上市流转。由于新规定出台的“前导效应”,今年以来,某市出现突击建宅基地房、加大城中村改造的现象。对此,某市政府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一是制定行政法规,加强执法体制和执法队伍建设;二是加大宣传法制力度,增强市民法制意识;三是严格执法,坚决禁止违法建房,对已经发现的、市民反映强烈的违法建房坚决予以拆除;四是指示法院,对违法建房突出者绳之以法。针对市政府的这一措施,该市党委要求市人大、市政协加强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督。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简要评价该市政府的行为。
材料一浙江民营企业多年来一直担当着突破中国行业准入“壁垒”的探路者角色。近年来,浙江的民间资本如潮水般涌向电力、路桥、公交、航空等昔日“禁区”,一次次展示了浙江民间资本的实力和潜力。
材料二浙江省工业产值中比重只有11.5%的国有企业却牢牢控制了能源、交通、通讯和重要材料等工业领域,使国有经济的质量和控制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个奇特现象被称为“浙江现象”。
(1)两则材料体现了我国在经济上形成了一种什么结构?
(2)根据材料一回答:利用民间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3)怎样看待材料二所述“浙江现象”中的国有经济?
经过3年的努力,小王终于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在开学前他打算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以备学习之需。商场购物时他主要考虑了两点:一是自己买电脑只是为了日常学习和信息的查询,所以配置要求不宜过高;二是自己家庭条件虽然不错,但毕竟开学后要有一笔不小的学费支出,所以,价格也不宜过高。最后,小王买了一台配置较高、价格适中的笔记本电脑。
回答:请你对小王的消费心理做出评价,并说明如何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上海世博会展现了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改善,社会主义制度日益巩固,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彰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极大提高。
请结合材料回答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扩大居民消费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有关知识说明扩大消费的理由。(14分)
2012年,中国政府针对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多项举措,勾画出温暖的民生画卷,让亿万老百姓实实在在看到党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措施如下:
社会关注问题 |
政府举措 |
收入问题 |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
社会保障问题 |
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范围扩大到60%,并同步推进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
分配不公问题 |
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重点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二是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三是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
运用经济生活中“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的相关知识,阐明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举措的依据。(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