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建立“幼有所教,壮有所用,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和谐社会,是古今中外思想家和政治家的梦想和追求。
材料一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摘自《孟子》
材料二 “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乃采取民生主义。”“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古代所万不能及的……统计上,英国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穷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
——摘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1938年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还禁止雇佣16岁以下童工。1935年的《社会保险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材料四
二战后美国股票持有者增长图
材料五 在1958年8月19日的讲话中,当谈及人民公社问题时,毛泽东说:“人民公社,一曰大,二曰公。人多,地大,生产规模大,各种事业大;政社是合一的;搞公共食堂,自留地取消,鸡、鸭及房前屋后的小树还是自己的,这些到将来也不存在……人民公社有共产主义的萌芽,产品十分丰富,粮食、棉花、油料都实行共产。如果做到吃饭不要钱,这是一个大变化。大概十年,可能产品非常丰富,道德非常高尚,我们就可以在吃饭、穿衣、住房上面实行共产主义。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就是共产主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政治主张有哪些,对农民的主张在当时有何意义?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的民生主张及其实践效果。
(3)依据材料三、四,归纳从罗斯福新政到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领域的变化有何突出特点,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建立人民公社的主观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从中可吸取什么教训?
(5)依据以上材料分析说明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改革分配制度两者的关系。
电视连续剧《天仙配》有这样一情节:唐朝张百忍因孝道而升天成为玉皇大帝,而后他的年龄基本上恒定,七仙女亦然,永葆青春。假设此情景成立,其科学依据最有可能是
| A.相对论 | B.量子论 | C.转基因论 | D.进化论 |
在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史上,有一个人在人类动力史上的地位,相当于巴斯德在生物学、牛顿在物理学、贝多芬在音乐中的地位。这个人及其发明是指
| A.瓦特发明了万能蒸汽机 | B.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 |
| C.富尔顿发明了汽船 | D.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 |
下列观点中,最有可能得到李贽赞同的是
| A.“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
| B.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 |
| C.“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 |
| 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 |
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本质意图是
| A.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 | B.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
| C.修身养性,崇尚道德 | D.实现儒学的道德化 |
19世纪初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 A.极大地冲击了社会关系 | B.扩大了社会交往的范围 |
| C.改变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