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纺织业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我国的纺织业正遭遇近年来最严重的困境。财政部宣布,从2008年8月1日起,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从11月1日起,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3%提高到14%。出口退税率的两次上调, 对于纺织服装类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增强了他们“过冬”的信心。
结合材料回答:我国提高纺织服装类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有何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互联网用户的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宅经济”的强大发展,众多“宅人”吃饭叫外卖、购物上淘宝。催熟了“宅经济”,改变了“宅男宅女”的生活方式。
结合材料,请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知识分析“宅经济”的发展。

2012年3月12日下午,国内最大的两家视频网站优酷网与土豆网宣布合并,优酷和土豆将以100%换股的方式合并,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命名为优酷土豆股份有限公司。二者在我国网络视频市场收入份额中排名第一和第二,此次合并不仅将对由这两家公司整合之后新公司的市场地位、经营成本会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同样还会对相关市场行业的竞争格局、市场态势乃至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运用经济学知识回答:
(1)分析两家网站合二为一的影响。
(2)选择至少两种生产要素来说明两公司合并是如何影响其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的。

2012年2月15日出台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构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引导他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构建现代文化体系,为什么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

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就业优先战略,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成为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2007年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就业促进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和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今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由七部委联合制定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确定了“十二五”时期促进就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就具体实施作出了详细部署,明确了各级政府的相关责任。
材料二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预期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同期,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年均2500万人,比“十一五”时期的年均数多100万人,年均岗位缺口1300万以上,还有1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此外,在人力资源市场上还存在着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匹配的矛盾。
请结合经济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二各说明了什么问题。
(2)如何解决材料二中的问题?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推进城镇化需要产业支撑。在欧美、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协调了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实现了现代化。而在拉美、东南亚一些国家,现代化进程出现反复或停滞,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产业没能跟进,就业问题解决不好,甚至出现了城市贫民窟(指最恶劣的住房条件、最不卫生的环境、犯罪率和吸毒盛行的穷人避难所)等社会问题。
(1)借鉴国际经验和教训,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中国应如何推进城镇化。
读图。根据词云图的生成原理,词语出现频率越高、显示规格越突出、离图中心越近。公众借助高频词云图,可以数据化地了解2013年全国政协会议上,委员们在提案中关注的话题。

(2)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角度,说明政协委员们的关注与社会现实问题之间的辩证关系。
我国城镇应以社区为主要载体,提高对进城农民的接纳度。目前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在大城市,有些原住民对进城农民存在着一定的排斥心理。其次,许多城镇农业转移人口数量激增,但城镇社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图书馆、文体休闲场所等公益设施却难觅踪影。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社区生活。
2012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说,我到欧洲去访问,对方担心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跟他们讲中国的城镇化前景,他们就会兴奋不已,觉得中国的市场实在太大,有合作的机会。如果只跟他们讲产业,讲中国要加快哪些产业的发展、提高哪些产业的层次,他们就觉得是在与他们竞争,甚至会琢磨怎么搞反倾销来限制我们。
(4)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国应怎样打消欧洲国家对中国发展的疑虑,并说明这样做的政治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