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7年,一位葡萄牙人想去印度淘金,他应该跟随谁的船队?( )
①哥伦布 ②迪亚士 ③达·伽马 ④麦哲伦
|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③ |
有学者认为,“家”字在商周时期具有“氏族宗庙”的含义,春秋末战国初开始具有“个体家庭”的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宗法制的强化 | B.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
| C.社会政局动荡 |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宋代以前,孟子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其地位甚至不及颜回。宋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孟子升格运动展开。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并列,成为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宋代孟子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 )
| A.孟子在儒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 |
| B.孟子的思想与宋儒的政治和理论诉求有诸多契合之处 |
| C.孟子和宋儒都面临来自道家、佛教等各家的严峻挑战 |
| D.朱熹欲借孟子思想完善自己的学说体系提高学术修养 |
一般说来,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在它的初创和发展时期,都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一旦被统治阶级看中,当作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它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其中的合理因素也会被窒息。程朱理学的演变正是如此。下面不能说明材料观点的是()
| A.格物致知客观上有利于求科学之真 |
| B.重义轻利阻碍商品经济的转型发展 |
| C.理学取代儒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
| D.官方哲学左右知识分子的治学态度 |
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征。这一时期文化领域的成就是( )
| A.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
| B.开始出现私人讲学,教育学术下移 |
| C.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
| D.改进了造纸术,影响深远 |
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
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
| 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 |
| 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 |
| D.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