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上图为两种遗传病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6号个体无致病基因。4号个体基因型为______,7号个体基因型为______,如果8与9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
(2)人类的F基因前段存在CGG重复序列。科学家对CGG重复次数与F基因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
此项研究的结论是:____________。进一步可以推测出:CGG重复次数可能影响mRNA与______的结合。
(3)用小鼠睾丸作实验材料观察细胞分裂:看到一些处于分裂期中期的细胞,假如它们正常分裂,能产生的子细胞有______。右图是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A1和A2)联会配对的情况,若A1正常,A2发生改变.原因是____________。
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有关信息,回答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问题。
(1)当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则细胞膜内的电位是________(正、负或零)电位。
(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递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向________。
(3)若在甲图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此时a与b之间会产生电流,其最先的方向是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4)德国科学家Mellor的学生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如乙图),从而测量出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
①从神经元的结构角度来看,坐骨神经属于神经元的________部分。
②刺激1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3×10-3s,刺激2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2×10-3s,刺激点离肌肉中心距离分别为13 cm和10 cm。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是________m/s。
(14分)玉米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受其7号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的控制,同时也受光照的影响。在正常光照下,体细胞含2个A的玉米植株叶片呈深绿色,含一个A的植株叶片呈浅绿色;体细胞没有A的植株叶片呈黄色,会在幼苗期后死亡。
(1)在正常光照下,AA植株叶片呈深绿色,而在遮光条件下却呈黄色。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正常光照下,浅绿色植株体内某些正常细胞中含有两个A基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有一批浅绿色植株(P),如果让它们相互授粉得到F1,F1植株随机交配得到F2,逐代随机交配得到Fn,那么在Fn代成熟植株中a基因频率为______(用繁殖代数n的表达式表示)。
(3)现有一正常光照下呈浅绿色的成熟植株甲,其体细胞(如下图)中一条7号染色体的片段m发生缺失,记为q;另一条正常的7号染色体记为p。片段m缺失的花粉会失去受精活力,且胚囊中卵细胞若无A或a基因则不能完成受精作用。有人推测植株甲的A或a基因不会在片段m上,你认为他的推测正确吗?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确定植株甲的基因A、a在染色体p、q上的分布,现将植株甲进行自交得到F1,待F1长成成熟植株后,观察并统计F1表现型及比例。请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
Ⅰ、若F1全为浅绿色植株,则植株甲体细胞中基因A、a分别位于__________上。
Ⅱ、若F1深绿色植株︰浅绿色植株=1︰1,则植株甲体细胞中基因A、a分别位于_____上。
(14分)如图为人体部分神经—体液调节示意图,①~⑤为神经元;A和B为神经末梢及与肌肉相连接的部分,C和D为细胞,a~d为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
(1)当人进入寒冷环境时,大脑神经细胞释放的物质a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神经细胞表面的_______,引起机体细胞的一系列反应,产生相应的化学物质,其中物质c是_______。物质d随血液运到全身,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的细胞,使这些细胞的产热量___________。
(2)b的化学本质为多肽,用b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d的分泌量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3)膝跳反射为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此反射弧中神经元仅有两个。若A为膝跳反射的感受器,在完成膝跳反射时神经冲动在图中各神经元上的传导顺序是_____(只写编号)。若在⑤上某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神经元有____ (只写编号),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__________释放,作用于___________。
(4)肉毒素是由肉毒杆菌分泌的毒性极强的蛋白质类毒素,该毒素能阻碍传出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导致信号转换过程受阻,该毒素发挥作用的部位是图中的____(填字母)处。
(5)研究者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内,若突触前神经元的_ _,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10分)玉米、小麦和棉花是重要的农作物。下列甲图和乙图分别是不同条件下玉米和小麦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测定结果。
(1)甲图中C点时限制玉米光合作用速率提高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
(2)乙图中小麦在12时的光合作用出现“午休现象”,主要原因是光合作用的______速率下降;结合图甲分析,玉米没有“午休现象”是因为能够_______,从而保证_______(C3/C5/[H]/ATP)的供应充足。
(3)下表是冬小麦和棉花对磷的吸收量,表中数据表明,作物对磷的吸收量因_____和_______的不同而异。植物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 PO43-的主要方式是______。如果长期种植同种作物,土壤肥力会下降,从而影响产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农业生产中常采用______方法进行耕种。
(4)农民每年都需要施磷肥来提高作物产量,但残余的磷肥成分进入江河湖泊后,常常促使蓝藻等生物的大量繁殖,出现__________现象。
(5)科研人员发现,土壤中存在着一类细菌,能够将土壤中难溶的含磷化合物溶解转变为植物能吸收的磷酸盐离子。如果要进一步提高天然菌株的溶磷能力,则可以通过______等方法。
(10分)请回答下列生物技术方面的问题。
(1)菊花的组织培养的操作程序中,移栽前要将幼苗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珍珠岩等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进行壮苗,壮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________。
(3)如图为提取胡萝卜素萃取样品的鉴定结果示意图,图中②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上述鉴定所用的方法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调查南充市西河的水质状况,某兴趣小组决定测定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对细菌进行分离。①该小组采用涂布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培养基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约为____个。同时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培养基一起培养,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②该小组采用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③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____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____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