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去年6月下旬以来,柄息在某湖区400多万亩湖洲地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水位上涨部分内迁。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
(1)生态学家研究发现,东方田鼠种群是在围湖造田期间迁入湖洲地的,迁入初期种群数量很少,一个月内随着水稻和芦苇等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而迅速增长。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①为研究东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生态学家建构了数学模型,其过程如下表。请填写表中b和c空白之处的内容。

建构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
   建构东方田鼠种群增长模型的主要步骤
a.观察对象,搜集现实
信息
a.东方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
b.                 
b.Nt=N0t    (其中,Nt代表t天后东方田鼠的
数量,t表示天数,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天前种
群数量的倍数.N0表示最初的东方田鼠的数量)
c.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
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
修正
c.

②假设东方田鼠种群迁入初期为3000只,则30天后该种群的数量(N30)为:N30=              只。(用公式表示.不必计算具体结果) ________________
(2)对于该湖区的鼠患,有人主张投放高毒性的灭鼠药,在短期内迅速杀死大量东方田鼠。请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说出此法不好的两点理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对于东方田鼠怎样处理较为恰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物呼吸作用的底物(有机物)种类及含量的差异,会导致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比发生差异,这可用呼吸熵表示:呼吸熵(RQ)=呼吸作用释放的CO2/呼吸作用吸收的O2,为了测定种子萌发时的呼吸熵,现准备了3只锥形瓶、瓶塞、带刻度的玻璃管、发芽的小麦种子、10%的NaOH溶液、NaHCO3、清水等,并组装成下面的三套装置。

其中甲实验装置设计如下:锥形瓶内放入一盛有10%的NaOH溶液的小烧杯,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瓶底放入一些蒸馏水浸泡过的滤纸圆片,再将经消毒并充分吸胀的小麦种子若干平铺在滤纸圆片上,加入适量蒸馏水。整个装置密封,并放置到20℃恒温环境中培养。
(1)小烧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的作用是 。
(2)由于发芽小麦种子(已消毒)的呼吸作用,甲装置内的气体发生了变化,使得墨滴向右移动,显然瓶内气体减少了,减少的气体是 。
(3)甲装置内的气体变化还不足以求出发芽小麦的呼吸熵,由此还要利用乙装置来测定发芽小麦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某一种气体的变化。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请将下面主要的方法步骤补充完整:

②用同质量的小麦种子在相同环境下进行与上述实验相同的操作;
③测出 ;
④再计算出CO2释放量。
(4)若甲装置测出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X,乙装置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Y,则呼吸熵计算式为: 。如果呼吸熵小于1时,说明 。据此可判断出干重相同的油菜和小麦种子在萌发时有氧呼吸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为油菜种子 (大、等、小)于小麦种子。
(5)为了纠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必须另设丙装置进行校正。则应对丙装置作相应处理:锥形瓶中加
,小烧杯内加入 ,其他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同时记录相同时间内的读数变化。如果丙装置的墨滴在实验后向左移动量为Z,则氧气实际消耗量应为

为了研究酶的有关特性,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并编号为A、B,各注入2 mL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再向A管滴入2滴3.5%FeCl3溶液,向B管滴入2滴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堵住管口,轻轻振荡;用带火星的卫生香检验;观察并记录结果。

(1)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索 。
(2)如果两支试管的现象均不明显,从实验材料分析,原因可能是 。
(3)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的分解,产生的[O]能使溶于水的无色焦性没食子酸氧化生成橙红色沉淀。为了鉴定马铃薯块茎是否含有过氧化氢酶,设计了如下实验。
参照上图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3号试管内加入的物质是
②设计2号试管作为对照的具体目的是 。
③如果2号试管未产生颜色反应,则出现橙红色沉淀的是第_______号试管。

动物脑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脱羧酶,能专一催化1 mol 谷氨酸分解为1 mol γ-氨基丁酸和1 mol CO2。某科研小组从小鼠的脑中得到该酶后,在谷氨酸起始浓度为10 mmol/L、最适温度、最适pH值的条件下,对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见下图甲和图乙。

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画出反应过程中谷氨酸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1”标注)。
(2)当一开始时,将混合物中谷氨酸脱羧酶的浓度增加50%或降低反应温度10℃,请在图甲中分别画出理想条件下C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2”标注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用“3”标注温度降低后的变化曲线),并分别说明原因。
(3)重金属离子能与谷氨酸脱羧酶按比例牢固结合,不可解离,迅速使酶失活。在反应物浓度过量的条件下,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重金属离子后,请在图乙中画出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的曲线(请用“4”标注),并说明其原因。

如图表示人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部分代谢途径,图中 ABCDEFG 表示物质,①、②、③、④表示过程。

(1)脂肪消化后的产物,大部分先被吸收到小肠绒毛内的
(2)物质 E ,物质 F ,物质 G
(3)在过程①、②、③、④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需要消耗能量的是,需要消耗氧气的是
(4)物质 B 从小肠肠腔中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到进入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经过层细胞膜。
(5)在消化道中,淀粉变为物质 B ,需经过唾液淀粉酶、胰淀粉酶、肠淀粉酶和酶的催化分解。
(6)肌糖元的功能是
(7)人体中氨基酸的主要来源途径有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分解、糖类等物质的转变和

如图为生物体内有关物质转化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过程a进行的场所是
(2)人体剧烈运动后,引起肌肉酸痛的物质是图中反应生成的(填代号)。该物质不
会导致血浆pH下降的原因是。
(3)在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和动物肝细胞中都存在d过程,它们的产物分别是
(4)人体内通过g过程形成的氨基酸被称为。
(5)胰岛素能促进的生理过程包括(填图中字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