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材料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和企业利润不断增长,而居民的收入和劳动者的报酬却没有相应的增长;城市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差距平均达到了三倍以上;一些企业的高管工资与职工工资的差距达到数十倍,甚至几十倍之多;一些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的差距也达到了数倍,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
材料二: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2747票赞成的高票获得通过《选举法修正案》。这是我国自1953年首部《选举法》制定以来进行的第五次修改。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由于中国城镇人口比例较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选举自己的代言人——人大代表时,两者选举权的含金量不同。经过五次对《选举法》的修改,使得城乡选举比例经历了从8:1到5:1,再到4:1的漫长过程,在这个春天,两者终于实现了1:1。《选举法》的修改,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举措。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针对材料一中分配不公的状况,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2)结合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全国人大修改《选举法》的理由。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9月3日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显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未来的基础教育和高考将逐渐取消文理分科,实行的文理不分科的教育和考试制度。有网友据此认为,文理不分科的教育和考试制度必将使我国培养出文理兼修的高素质人才。
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有关知识,简要评析上述看法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如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定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在市场机制条件下积极引入社会资本,让社会力量“唱主角”,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等,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发展老龄事业的工作格局。
(1)从国家职能的角度看,中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2)从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引入社会资本发展养老服务有什么重要意义。

观察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和图二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根据图一数据,推测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上述变化对扩大就业可能带来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发展水平比起来,差距还相当大。为此,国家采取了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改革发展和社会和谐。
运用民族知识,简要回答国家为什么要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材料一:些地方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发掘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市场运作成功地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如山西打造的晋商文化品牌名噪一时,浙江宁海创办的“开游节”巧用徐霞客游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徒步旅行者参与,呼和浩特举办的“昭君文化节”因高扬民族团结文化而倍受游人青睐。
材料二:随着文化市场不断发展,历史名人、“名人故里”之争日益激烈,一些地方无视历史事实凭空臆造“历史人物”搞旅游开发,把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作为“文化名人”来开发,甚至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负面人物形象举办主题文化活动。但是,这些盲目搞文化旅游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
(1)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请结合材料,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相结合的观点对此加以说明。
(2)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为如何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提出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