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是人或动物的某些淋巴细胞受到病原微生物的诱导刺激后产生的蛋白质,现已广泛用于病毒性疾病和某些癌症的治疗,我国已能利用基因工程和微生物发酵的方法生产干扰素。根据下面的干扰素生产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过程1表示可以通过人工合成方法获得干扰素基因。其主要步骤可概括为:由干扰素中_______顺序推导出_____________顺序,再
进一步推导出___________顺序。人工合成的干扰素基因在实验室可通过__________技术进行人工扩增。
(2)过程2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
(3)欲将大肠杆菌b筛选出来,应利用基因表达载体(重组DNA分子)上的_____。
(4)干扰素不能在高温环境中保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中甲表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乙图表示某种鱼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甲图中A代表
(2)该生态系统中贮存的能量主要以的形式存在;为保证各个营养级的生物有较高的输出,随着营养级的增加有机物的输入也要相应增加,原因是。
(3)甲图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4)根据乙图分析可知,该种鱼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期是乙图中的时刻。
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激素B是。
(2)当体内缺乏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的合成受阻。
(3)当人处于寒冷环境或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从而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激素C 升高反过来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激素A、B分泌量减少,这种调节机制称为调节。
(4)下丘脑细胞除了能合成、分泌激素外,还能产生、传导兴奋,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下列生理活动与下丘脑无直接关系的是()
A.体温调节 B.水平衡调节
C.血糖平衡调节 D.躯体运动
通过实验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准备5支含有等量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加1块1 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试管均置于25 ℃室温条件下,将各试管内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记录于下表:
酶溶液的pH |
1 |
2 |
3 |
4 |
5 |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 |
13 |
9 |
11 |
45 |
>60 |
(1)酶活性最强时的pH是。
(2)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与酶活性强弱的关系是。
(3)请用两种方法改进实验,使实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
① _______ ______;②______ ______;
(4)在人体的消化道中,能分泌本实验中酶的部位是。
(5)为确认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还应对实验进行如下的设计:
另增加一支试管,放入,并将调节与上述试管相同,但不加。
(6)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据图回答:
(1)AB两种生理过程分别为:AB
(2)酵母菌获得能量的方式为(填字母)
(3)硝化细菌、蓝藻合成有机物的方式分别是和(填字母)
(4)根据上右图光合作用图解,请回答:
图中编号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① 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 ;④____________。
(5) 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的_________。
下图为呼吸作用实验装置。在A瓶中放一些湿棉花,上面放数粒已萌发的种子;在B瓶中放一些干棉花,上面放数粒干种子。瓶内各吊一小杯NaOH溶液,塞上带温度计的软木塞。请据图回答问题:
(1)48 h后,观察两温度计,温度较高的是瓶,说明。
(2)注意观察导管的液面,明显上升的是与锥形瓶相连的导管,这是因为 。
(3)如预先在两锥形瓶内各放入一只蝗虫,哪一锥形瓶内的蝗虫会先死去?。其原因是 。
(4)如预先在两锥形瓶内各放一小杯鲜奶(内混有少量乳酸菌),则先变酸的应该是位于瓶中的。其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