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探究题: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2009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背景下,中学生学习和读书情况,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某校高三(1)班同学将“中学生学习和读书情况调查”作为小课题,开展思想政治课综合探究活动。

第一小组的同学在探究过程中了解到,受金融危机就业困难的影响,新的“读书无用论”在一些校园里蔓延。
(1)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对这些同学晓之以理,说明“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希望的。”
第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过程中,了解到“蒋方舟现象”在校园中争论很大。经上网,同学们得知“蒋方舟现象”。同学们对此形成了正方、反方两派意见。正方:蒋方舟在写作方面的成绩非常突出,清华降分录取是招生改革的一个成功例子,无疑能够更具针对性地招揽人才,培养人才。反方:清华降分录取的举动是严重违反教育资源公平竞争的原则,蒋方舟这样做有点投机取巧并侵害了别人获得更好教育机会的权益。
在素质教育之下,应该如何来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一的考试分数呢,真可谓“进亦忧,退亦忧”!
(2)请你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对此“进亦忧,退亦忧”的观点进行评析。
相对于高考而言,自主招生是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可如何避免所谓的“黑幕”、“权钱交易”,让自主招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地“不拘一格选人才”?
(3)请你从《政治生活》角度,对 “让高校自主招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为政府提出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异常复杂,有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有没落奴隶主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的矛盾,有新兴地主和农民的矛盾,也有新兴地主阶级中不同阶层和集团之间的矛盾。由于经济地位、政治态度不同,不同阶级和阶层在是否建立新的封建制度、如何建立封建制度、如何对待各国的变法和改革等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形成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农家、阴阳家等思想流派,出现了百家争鸣、群星璀璨的思想繁荣局面。

材料一:温州人凭借着“其货纤靡,其人善贾”走南闯北,为自己积累了财富。富裕起来的温州人开始讲究风水,注重为祖宗、已故长辈修葺豪华墓地上,于是,“三沿五区”白晃晃的“椅子坟”成了温州形象一道“刺眼的风景”,故有全国多家媒体出现了“温州死人和活人争地”的新闻。
  材料二:温州市政府从2004年开始下大力气解决“青山白化”现象,据统计,从2005年至2007年,全市共死亡122000人,仅棺木一项,3年节约木材36600立方米,相当于保护了12200亩20年生的杉木林。三年来,截至2007年11月25日,全市共治理私坟134611座,绿化覆盖坟地约2000多亩。2005年绿化覆盖坟地约503亩,2006年绿化覆盖坟地约719亩,2007年绿化私坟约778亩。私坟绿化覆盖率达60%以上。
  材料三:房价越涨越高,让人感慨活着不易。但如今死后的“住处”似乎也难倒了活人。随着墓位资源越来越稀缺,深圳一个墓位的价格已从10年前的3万元一路飙升至如今的20余万元,相差近7倍。而近年物价上涨,墓位及其“配套费用”也水涨船高,一个3平方米左右的墓位平均价格比一年前至少贵了1万多元,其涨幅与深圳不断飙高的房价相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材料四:清明期间,墓地使用年限、天价墓、殡仪公司上医院抢“生意”等,成为社会焦点。这对殡葬业的服务规范,是一种“提醒”。 日前,民政部部署了殡葬业的行风建设月活动,要求殡葬改革出亮点、上台阶。如何引导和规范殡葬服务,使其符合时代新风尚,让逝者安息,生者更加满意,这是对相关政府部门执政能力的一大考验。请运用政府功能有关知识来考虑如何整改工作。
  问题一:结合材料三,四,运用《政治生活》的观点思考民政部门为什么必须“让逝者安息,生者满意”?
  问题二: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分析如何解决“青山白化”和“殡葬乱象”?

2011年2月16号嘉兴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上,鲁俊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平凡的五年,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在环境、教育、住房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如私家车的数量不断增长,交通拥挤,公交车票价高,上下班高峰时间等候公交车时间长;不少工厂违规排放废气污水,市民怨声载道;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公园绿地不见增多;抢劫扒盗现象也困扰着很多群众。此外政府职能转变、依法行政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不少差距,少数机关干部作风不实,服务意识不强,甚至还有失职渎职消极腐败现象。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以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增强政府的权威。
设问:⑴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政府的标志是什么?从根本上说,一个政府有无权威是由什么决定的?(4分)
⑵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我市政府应如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提升政府权威?(14分)

材料一、2010年9月2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提出七项具体措施,表明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菜篮子”里装着农民的收入,农产品价格上涨与农业生产机会成本上升步调一致,农产品价格适度上涨有利于保供给促增收,有利于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菜篮子”里也盛着市民的支出,农产品价格上涨让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压力大增。因此,物价调控既要顾市民也要顾农民。
材料二:国内多地柴油供应紧张,使企业生产能力下降,给整个生产供应链运行带来影响。政府采取多项措施稳定物价,加强对市场的管理。2010年11月23日,发改委查处了6家高价销售柴油企业,打击违法高价售油的企业,保证经济的正常进行。
(1)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国务院《通知》调控物价的合理性。
(2)根据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政府打击违法高价售油企业的依据。

材料一:2010年5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新疆工作,必须始终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新疆工作的长期实践表明,中央在新疆工作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我国国情、新疆实际和新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我们要认真总结并不断丰富发展新疆工作的宝贵经验,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新疆工作。
材料二:二十国集团定于9月24日至25日在美国匹兹堡举行第三次金融峰会,而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将是会议讨论的重要议题。当前,尽管世界经济已经出现趋稳、向好的迹象,迫在眉睫的危机已经渐渐消退,但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牢固,仍面临许多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当前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的话,那就是“近忧已解,远虑犹存”。 但总体而言,世界经济趋稳、向好的迹象越来越多,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从近期看,世界经济在金融危机最黑暗时期一度逼近全球性大萧条的危险已经解除了。
(1)材料是如何体现认识论有关道理的?
(2)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说明看待当前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特点的哲学依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