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操作流程来除去混在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硫酸钠和氯化钙。


(1)试剂A是          ,试剂C是           
(2)操作a的名称是          ,操作a得到的滤渣的成分是                
(3)加入试剂C调节滤液PH的目的是                                     
(4)操作b中用到的主要仪器为酒精灯、          、三脚架和玻璃棒。
该同学想利用上述得到的氯化钠设计一套实验装置来电解饱和食盐水,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和测定所产生的氢气的体积(约8mL)。

(5)试从上图中选用几种必要的仪器,连成一整套装置,各种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填编号)是:A接__  _        接___    ;B接___           接__  _ 
(6)铁棒接直流电源的________极;炭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7)能说明氯气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8)若装入的饱和食盐水为75mL(电解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假设两极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当测得氢气为8.4mL(标准状况)时停止通电。将U形管内的溶液倒入烧杯,其pH约为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硫酸工业中废渣的成分为SiO2、Fe2O3、Al2O3、MgO。某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方案,进行硫酸渣中金属元素的提取实验。

已知: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

沉淀物
Fe(OH)3
Al(OH)3
Mg(OH)2
pH
3.4
5.2
12.4

一水合氨电离常数Kb=1.8×10-5,其饱和溶液中c(OH)约为1×10-3mol·L-1
请回答:
(1)写出A与氢氟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上述流程中两次使用试剂X,推测试剂X是 (填以下字母编号)
A.水 B.氧化铝 C.氨水 D.氢氧化钠
(3)溶液D到固体E过程中需要控制溶液pH=13,如果pH过小,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任写2点)
(4)写出F→H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5)证明H溶液的主要阴离子(Cl除外)的方法是

某化学实验小组需用480 mL 0.5 mol/L的硫酸铜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用胆矾(CuSO4·5H2O)来配制,需用胆矾的质量为________g。
(2)下面是配制硫酸铜溶液过程中的5个操作步骤:①向盛有胆矾的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使其溶解;②继续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 cm处;③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 mL容量瓶中;④向烧杯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后移入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⑤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上述操作中,①、③都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硫酸铜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对所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无影响的是________。
①在烧杯中搅拌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②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③容量瓶使用前未进行干燥
④所使用的容量瓶刚用某种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润洗过
⑤定容后,塞好瓶塞摇匀,装入用蒸馏水洗净的试剂瓶中
⑥没有洗涤溶解时所用的烧杯和玻璃棒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CaCO3、Na2SO4、KNO3、CuSO4、BaCl2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静置后,底部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
②继续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完全消失;并有气泡产生。
③取少量②中溶液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1)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知,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2)上述实验②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Cl2•6H2O是一种饲料营养强化剂。一种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Co(OH)3,还含有少量Fe2O3、Al2O3、MnO等)制取CoCl2•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等,还原性Fe2>Cl>Co2+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金属离子浓度为:0.01mol/L)

沉淀物
Fe(OH)3
Fe(OH)2
Co(OH)2
Al(OH)3
Mn(OH)2
开始沉淀
2.7
7.6
7.6
4.0
7.7
完全沉淀
3.7
9.6
9.2
5.2
9.8

③CoCl2•6H2O熔点为86℃,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水生成无水氯化钴。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浸出过程中Co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写出NaClO3发生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 ;若不慎向“浸出液”中加过量NaClO3时,可能会生成有毒气体,写出生成该有毒气体的离子方程式
(3)“加Na2CO3调pH至a”,过滤所得到的沉淀成分为
(4)“操作1”中包含的基本实验操作,它们依次是 和过滤、减压烘干。
(5)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向“滤液”中加入萃取剂的目的是 ;其使用的最佳pH范围是 。.

A.2.0~2.5 B.3.0~3.5
C.4.0~4.5 D.5.0~5.5

将绿矾(FeSO4•7H2O)隔绝空气条件下加强热分解,已知产物全部为氧化物,为探究绿矾分解的反应产物,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为探究固体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该同学将固体产物溶于足量的稀硫酸得到相应的溶液,进行以下猜想和实验:

猜想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猜想一:铁元素只显
① 取溶液样品,滴入KSCN溶液;
②取溶液样品,滴入稀酸性KMnO4溶液
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
稀酸性KMnO4溶液颜色
猜想二:铁元素只显
加入KSCN溶液呈 色;
稀酸性KMnO4溶液颜色无变化
猜想三:铁元素显+2,+3
加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
稀酸性KMnO4溶液颜色褪色

【实验二】为进一步探究该反应的产物,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开始时,点燃C处酒精喷灯之前应先打开A处活塞通CO2,其目的是
(2)饱和NaHCO3的作用是 ,其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3)该组同学称取了55.6克绿矾按如图装置进行试验,待绿矾分解完全后,E瓶中只出现白色沉淀且质量为23.3克;C中固体产物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固体产物全部溶解,取溶液样品,加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取另一份溶液,加入酸性KMnO4,不褪色。根据这些实验现象和数据,可以得知绿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4)该组同学设计的装置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缺陷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