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操作流程来除去混在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硫酸钠和氯化钙。
(1)试剂A是 ,试剂C是 。
(2)操作a的名称是 ,操作a得到的滤渣的成分是 。
(3)加入试剂C调节滤液PH的目的是 。
(4)操作b中用到的主要仪器为酒精灯、 、三脚架和玻璃棒。
该同学想利用上述得到的氯化钠设计一套实验装置来电解饱和食盐水,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和测定所产生的氢气的体积(约8mL)。
(5)试从上图中选用几种必要的仪器,连成一整套装置,各种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填编号)是:A接__ _ , 接___ ;B接___ , 接__ _ ;
(6)铁棒接直流电源的________极;炭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7)能说明氯气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8)若装入的饱和食盐水为75mL(电解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假设两极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当测得氢气为8.4mL(标准状况)时停止通电。将U形管内的溶液倒入烧杯,其pH约为___。
(10分)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如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① ② ④ ;
(2)仪器①~④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是:(填序号) 。
(3)若利用装置I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有 ,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 ;该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通入冷却水,通入的方向是 (g或f)口进水, (g或f)口出水。
(4)现需配制250 ml 0.2 mol/L NaCl溶液,装置II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 。
某兴趣小组拟制备氯气并验证其一系列性质。
Ⅰ.【查阅资料】
①当溴水浓度较小时,溶液颜色与氯水相似也呈黄色。
②硫代硫酸钠(Na2S2O3)溶液在工业上可作为脱氯剂。
Ⅱ.【性质验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仪器a的名称是 ;装置CⅡ处加的试剂可以是 (选填下列字母编号)。
A.碱石灰 B.硅胶 C.浓硫酸 D.无水氯化钙
(2)装置B的作用有 。
(3)写出装置F中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Ⅲ.【探究与反思】
上图中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有同学认为该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该组的同学思考后将上述D、E、F装置改为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打开弹簧夹,缓缓通入氯气
②当a和b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③当a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色时,停止通氯气。
④ 。
(4)设计步骤③的实验目的是 。
(5)步骤④的操作是 。
某化学小组用下列装置制取收集纯净的氯气,并研究其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丙中应装的溶液是 ,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 。制取收集纯净氯气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a→ …→g(补充完整) 。
(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方案:
I方案: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gCl质量。
Ⅱ方案: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
Ⅲ方案:与已知量CaCO3(过量)反应,称量剩余的CaCO3质量。
继而进行下列判断和实验:
①判定I方案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进行Ⅱ方案实验:准确量取残余清液稀释一定倍数后作为试样。
a.量取试样20.00mL于锥形瓶中,若锥形瓶中存有少量水,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 (填“是”或“无”)。用0.10 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如右图所示 ,其读数为 mL.
b.平行滴定后获得实验结果
③判断Ⅲ方案的实验结果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准确”)。[已知:Ksp(CaCO3)=2.8×10-9、Ksp(MnCO3)=2.3×10-11
(3)某同学认为上述方案缺少尾气吸收装置,请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该装置并注明试剂。
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温度对CO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1)MgCO3的分解产物为 。
(2)装置C的作用是 ,处理尾气的方法为 。
(3)将研究小组分为两组,按上图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甲组用酒精灯、乙组用酒精喷灯给装置D加热,反应产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两组分别用产物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 |
操作 |
甲组现象 |
乙组现象 |
1 |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 |
溶解,无气泡 |
溶解,有气泡 |
2 |
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 |
蓝色沉淀 |
蓝色沉淀 |
3 |
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 |
变红 |
无现象 |
4 |
向步骤3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
红色褪去 |
先变红,后褪色 |
已知:3Fe2+ + 2[Fe(CN)6]3- = Fe3[Fe(CN)6]2↓(蓝色)
①乙组得到的黑色粉末是 ;
②甲组步骤1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乙组步骤4中,溶液变红的原因为 ,溶液褪色可能的原因及其验证方法为 ;
④从实验安全考虑,上图装置还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
实验室需要配制0.55mol·L-1 NaOH溶液220 mL。按下列操作步骤填上适当的文字,以使整个操作完整。
(1)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配制该溶液需取NaOH晶体________g。
(3)称量。
①天平调平后,应将天平的游码调至某个位置,请在下图中用一根竖线标出游码左边缘所处的位置,假设烧杯质量为50g:
②称量过程中NaOH晶体放于天平的右盘,实际称得NaOH的质量为__________g。
(4)溶解、冷却,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转移、洗涤。在转移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应注意_______;需要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________。
(6)定容、摇匀。
(7)将配好的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倒入指定的试剂瓶,贴好标签,注明溶液名称、浓度及配制的时间。
(8)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有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偏小的有_____________;
无影响的有_____________。
A.称量时用生锈的砝码 |
B.将NaOH放在纸上称量 |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
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G、容量瓶未干燥就用来配制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