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面对就业压力大的客观实际,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劳动者要转变观念,提高素质。政府和企业必须把改善就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哲学常识,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从2008年底开始,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房价一路飙升,高涨的房价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国八条”、新“国八条”等一系列宏观调控重拳政策,同时部分城市也出台了针对性的调控房价地方细则。2011年2月以来,北京、上海等高房价重灾区房价出现松动,开始打折优惠销售,这种趋势开始向二三线城市蔓延,似乎预示着在调控重压下,楼价下降通道或已形成。
(1)为了控制房价上涨,国务院调控楼市重拳频出,其中调控目标之一就是是严厉打击投机投资性购房。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评析国务院重拳调控投机性购房。(6分)
(2)针对房价不断上涨,高一(1)班围绕“如何看待房价上涨”展开综合探究,一部分同学认为房价上涨是正常的,另一部分同学认为是不正常的。你赞成哪种观点?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陈述你的理由。(6分)
2011年1月18日,联合国发布《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实际增长率为3.1%,低于2010年预测的3.6%。联合国警告称,货币贬值竞争可能将导致市场动荡及就业市场回暖速度放缓,如不采取适当措施,美国、日本和欧盟的经济可能在2011年“二次探底”。美国政府相继推出新一轮刺激政策,美联储正推行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美国经济二季度增长率是1.7%,三季度是2%,三季度比二季度经济增长率高,既然经济处在持续复苏的过程中,为什么着急来一轮新的大力度救市政策呢?结论只有一个,背后这场危机马上就要爆发,先做一些未雨绸缪的应对”。 有人认为“凯恩斯主义又将星光灿烂”。
请评析“凯恩斯主义又将星光灿烂”这句话。(10分)
材料一:2011年3月18日,中国(济南军区)第八批赴苏丹瓦乌维和部队第一梯队225名官兵,从河南省新郑国际机场载誉出征,奔赴万里之外的维和任务区。目前,中国共有1958名官兵在联合国10个任务区和维和部队执行任务。
材料二:2011年3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中方希望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尽快促使利比亚问题有关各方实现停火。材料三:2010年11月,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应该团结协作,深化反恐、防灾减灾、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领域交流合作,开展政策协调和对话,加强经验交流和技术援助,积极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创造安全、有利、便捷的环境,共同保障本地区人民安全和福祉。”
(1)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如何?(2分)
(2)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了哪些作用?(9分)
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还引起了福岛核电站的爆炸,由此引发了非常恐怖的核危机,给日本经济和社会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受日本地震影响,我国也加强了核设施的安全检查,确保人民安全。即便如此,我国人民由于担心核辐射影响海盐质量,还是发生了抢购碘盐事件,17-18日两天各地零售点无盐可卖。有评论指出:可怕的不是“辐射”而是被放大的“恐慌”3月17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开展市场检查,坚决打击造谣惑众、恶意囤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启动应急预案,稳定食盐供应,消除恐慌心理。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分析上述现象(9分)
材料二:由于目前人们对地震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对地震还难以准确的预报,面对地震,出现了两种持不同观点的人。甲说:一切都是天意,天命不可违。乙说: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
(2)请用所学哲学知识评析甲乙的观点。(7分)
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每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安排一次中央全会讨论党的建设问题。
历届党的中央全会 |
审议通过的决定 |
1983年10月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 |
《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 |
1990年3月召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 |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
2001年9月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 |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
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 |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结合材料说明,从“整党”到“加强同人民群众联系”,到“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再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哪些道理?(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