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分析下表,对1917年协约国三种战略物资生产出现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两大军事集团战略物资生产表(单位:百万吨)
|
1914年8月1日 |
1914年9月25日 |
1917年 |
|||
协约国 |
同盟国 |
协约国 |
同盟国 |
协约国 |
同盟国 |
|
生铁 钢 煤 |
22 19 394 |
22 21 332 |
16 16 346 |
25 25 355 |
50 58 851 |
15 16 340 |
A.协约国比同盟国先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
B.意大利退出同盟国集团,加入协约国集团 |
C.苏俄和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
D.美国放弃中立,参加了战争 |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说:“在这里,工人第一次开始考虑到自己的
状况并为改变这种状况而斗争;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对立;在
这里,产生了工会、宪章主义和社会主义。”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诞生 | B.第一次工业革命 |
C.第二次工业革命 | D.巴黎公社的成立 |
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普鲁士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胜利,“为1918年和
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以下各项可以作为汉斯·科恩论断依据的是
A.德国推行海外扩张政策 | B.德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
C.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 | D.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 |
在领导德意志统一的过程中,俾斯麦成为整个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然而,
1890年劳苦功高的俾斯麦还是被辞退了。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
A.内阁成员 | B.帝国议会 | C.联邦议会 | D.帝国皇帝 |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
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此规定体现
的特点不包括
A.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 B.实行代议制民主 |
C.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 D.内阁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
“第一条: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
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此条文最有可能出自
A.《权利法案》 |
B.美国1787年宪法 |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D.《德意志帝国宪法》 |